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聰明飲食

勿吃超過3公斤大型魚內臟 恐中毒致命


勿吃超過3公斤大型魚內臟 恐中毒致命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年初誤食姑婆芋造成中毒,日前又有業者誤將姑婆芋錯認為芋頭葉釀禍。專家提醒,勿摘採食用不明植物,誤食後症狀若太嚴重,可先自行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嚴重時應保留殘存食物帶往就醫。

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今舉辦「食物中天然毒素危害的認識與防治」研討會,與會的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任楊振昌援引食藥署統計指出,台灣民眾最常誤食的三大有毒植物,包括外型像芋頭的「姑婆芋」、像雞肉絲菇的「綠褶菇」、與野百合和月桃葉相似的「大花曼陀羅」。

會中指出,有毒植物常含有生物鹼、配醣體或草酸鈣,食用後輕則發生嘔吐腹瀉,重則造成中樞神經毒性、器官衰竭或休克死亡,民眾務須注意。

會中提醒,在水產方面,勿吃超過3公斤的大型魚類的肝臟和內臟;對吃下肚的食物有疑慮時,可先在口中咀嚼幾下,待1至2分鐘,若麻痺刺痛應盡速吐掉、勿吞下;色彩鮮豔且不怕人的海洋生物大多有毒,避免接觸。

台灣海洋大學食品科技學系教授黃登福在會中報告過去研究,發現台灣1981至2016年間的水產中毒案件中,以「河魨毒素」和「麻痺性貝毒」最常見。

他指出,除了河魨,某些螺類、貝類、海星、螃蟹、章魚、青蛙、蠑螈、扁蟲和海洋細菌等都含有河魨毒素,會透過食物鏈層層累積,而漁品產銷人員與民眾欠缺辨識能力,原料處理過程也常將肝臟、卵巢的毒素汙染到魚肉,釀成食物中毒,嚴重可能出現呼吸麻痺、低血壓、心跳減慢等現象,目前並無特殊藥物可治療,只能維持呼吸或洗胃。

麻痺性貝毒則是貝類吃下有毒藻類被毒化,而民眾又誤吃下肚,所幸目前在農委會水產試驗所管控下,養殖貝類的麻痺性貝中毒事件已不再發生。

食物中毒 神經毒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