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忽略腸病毒4徵兆恐重症!不止小孩、大人也會得,醫提醒一件事很重要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運動健身

大吃大喝後努力運動抵消還是會早死!哈佛專家告訴你殘酷真相

Heho

現代人熱愛吃美食,卻擔心肥胖、三高找上門,開始強迫自己出門跑步、上健身房想保持健康,但哈佛專家指出,抱持著「今天暴飲暴食,明天運動贖罪」的心態繼續吃吃喝喝,對健康的危害不會因此抵消或減少。
現代人熱愛吃美食,卻擔心肥胖、三高找上門,開始強迫自己出門跑步、上健身房想保持健康,但哈佛專家指出,抱持著「今天暴飲暴食,明天運動贖罪」的心態繼續吃吃喝喝,對健康的危害不會因此抵消或減少。
圖/ingimage

聽健康

00:00/00:00

現代人熱愛吃美食,卻擔心肥胖、三高找上門,開始強迫自己出門跑步、上健身房想保持健康,但哈佛專家指出,抱持著「今天暴飲暴食,明天運動贖罪」的心態繼續吃吃喝喝,對健康的危害不會因此抵消或減少。

澳洲雪梨大學的研究團隊,在2007年4月到2010年12月間,追蹤英國35萬多人的運動與飲食狀況,發現身體活動量較多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較低,且因身體活動、飲食和肥胖罹患癌症的死亡率也較低。

澳洲雪梨大學的研究團隊,在2007年4月到2010年12月間,追蹤英國35萬多人的運動與飲食狀況,發現身體活動量較多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較低,且因身體活動、飲食和肥胖罹患癌症的死亡率也較低。<br />圖/截自英國運動醫學雜誌
澳洲雪梨大學的研究團隊,在2007年4月到2010年12月間,追蹤英國35萬多人的運動與飲食狀況,發現身體活動量較多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較低,且因身體活動、飲食和肥胖罹患癌症的死亡率也較低。
圖/截自英國運動醫學雜誌

參與研究的哈佛醫學院的醫學教授及公共衛生學院的流行病學教授李一民(I-Min Lee)指出,「運動最活躍、飲食品質最好的人」健康表現最佳,而「不愛活動、飲食也不健康」的人表現最差,另外「位於中間值」的數據值得被關注。

研究發現:運動健身不能抵銷暴飲暴食

過往運動和飲食被掛勾在一起,以為只要靠其中一個條件就能化解或抵消,但李一民說,根據研究顯示,這兩者是各自獨立的兩個風險,不能用其中一個來抵消另一個,或者「用運動當藉口,趁機暴飲暴食。」

研究發現,不能藉由「運動」抵銷飲食帶來的傷害,也不能靠「只吃健康食物,卻不愛運動」來保持健康品質。若具備「不運動」或「飲食習慣不佳」其中一個條件,就有可能落入中間的「風險族群」。

研究定義「健康飲食」和「積極運動」

李一民說,在研究中的飲食定義,沒有想像中困難與嚴格,每周的水果和蔬菜的份量約 4.5 份以上,魚肉每週吃 2 份或更多份,但紅肉每周低於 5 次,加工肉品則低於 2 次或更少,都還算在健康飲食的範圍之內。

另外健康所需的身體活動量,則建議人們每週進行 150 分鐘( 2.5 小時)等中等強度的活動,例如快走;或者每週進行 75 分鐘(1.25小時)的高強度身體活動,例如跑步或慢跑,對身體才有所助益。

吃得好也要動得好!兩項好習慣要兼具

李一民表示,「一個好習慣無助於彌補另一個壞習慣,身體無法擺脫不良飲食,也無法擺脫不活躍的生活方式。」在理想情況下應該維持兩種好習慣。

澳洲雪梨大學與眾多專家團隊進行的研究計畫結果,駁斥「民眾可以運動,戰勝不良飲食」的說法,並凸顯了「健康的飲食和適當運動,對健康都很重要。」目前這項研究也已投稿至英國運動醫學雜誌供檢閱。

參考資料:

Gorge today, sweat tomorrow? That’s not how it works.

Physical activity, diet quality and all-caus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cancer mortality: a prospective study of 346 627 UK Biobank participants

延伸閱讀:整理包/新冠肺炎症狀已改變!2 點跟流感最不一樣、Omicron 變異株更像感冒

暴飲暴食 心血管疾病 肥胖 運動健身 健康飲食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