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世界無菸日/不戒菸只減量完全沒用!醫:想健康唯有徹底戒菸
實際上,每個戒菸者在戒菸過程中都會經歷相似的痛苦,也就是傳說中的「尼古丁戒斷綜合徵」,即吸煙者會渴望吸煙並出現尼古丁戒斷綜合徵的症狀。主要表現為:躁不安、抑鬱心境、快感缺失,有的會出現焦慮、難以集中注意力、失眠甚至易沮喪或易怒。
尼古丁戒斷綜合徵,往往在戒菸的前3天最嚴重,只要能堅持下來,一般在戒菸的第3-4週開始逐漸減輕。但儘管如此,戒菸者對香煙的渴求可能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即便戒菸成功,大多數戒菸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體重增加。相關研究顯示:戒菸者體重總增加量平均為4-5kg,10%以上的戒菸者在戒菸後體重增加可能超過13kg。所以我在抽了11年煙後突然戒菸,換來的是體重足足上升了20kg。
對於意識到抽煙危害的煙民來說,他們中大多都有戒菸的意願,有的是直接一下徹底戒掉,有的希望慢慢減量直到徹底戒菸,還有的希望只通過減少抽煙量帶來更多健康和壽命上的收益。
那麼,到底哪種戒菸方式成功率更高,只減量不戒菸對身體健康帶來的益處到底大不大呢?我們不妨來看看科學研究的結果。
1、「立即徹底戒菸」 Vs 「逐漸減量戒菸」
2016年,Lindson-Hawley教授團隊為了搞明白這一問題,就專門在英國進行了一項隨機對照臨床試驗:
他們將697名有明確煙癮的戒菸者隨機分為兩組:一組直接徹底戒菸,另外一組在徹底戒菸前2週逐漸減少75%抽煙量,其他方面兩組沒有任何區別。
研究者分別在徹底戒菸開始後4周和半年對兩組實驗者進行統計對比,結果他們發現:
(1)4週後
「逐漸減量戒菸組」有39.2%的人戒菸成功沒有復吸。而「立即徹底戒菸組」有49%的人戒菸成功沒有復吸。
「立即徹底戒菸組」的戒菸成功率優於「逐漸減量戒菸組」。
(2)6月後
「逐漸減量戒菸組」有15.1%的人戒菸成功沒有復吸。而「立即徹底戒菸組」有22%的人戒菸成功沒有復吸。
「立即徹底戒菸組」的戒菸成功率優於「逐漸減量戒菸組」。
(3)作者結論
建議戒菸者使用「立即徹底戒菸」的方式,因為這樣做更有效,成功率更高。
2、不戒菸只減量,用處大嗎?
的確,對於無法徹底戒菸的人,我們都會建議他們至少減少每天吸煙的總量。但是,最新的相關研究發現,僅靠減少吸煙量很可能並沒有什麼用,還是應該徹底戒菸。
(1)低程度吸煙(1天≤10支) Vs 不吸煙
針對59~82歲的受試者的前瞻性隊列研究顯示:
1)與不吸煙者相比,每天吸煙≤10支的低程度吸煙者全因死亡率和癌症發病率更高;2)哪怕是偶爾吸煙,即每日吸煙數量<1支,其全因死亡風險仍有升高。
(2)低程度吸煙(1天≤10支) Vs 高程度吸煙
對於大家最關心的,從高程度吸煙降為低程度吸煙是否能改善生活和結局,至少有兩項前瞻性隊列研究發現:
與高程度吸煙者相比,把每日吸煙量至少減少50%的吸煙者,他們的全因死亡率並沒有明顯變化,而完全戒菸者的全因死亡風險降低。
當然,即便是有研究發現,減少吸煙量可能可以降低死亡風險,但是這種改善主要只見於每天抽非常多的重度吸煙者,而且降低死亡風險的主要原因也只是因為降低了心血管死亡率。
而針對心血管事件,之前也有研究發現:除非是完全戒菸,僅減少吸煙量並不能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為即使較低程度的煙草煙霧暴露也會增加心血管風險。
(3)為什麼會這樣?
不徹底戒菸,僅通過減少每日吸煙量,之所以不能始終改善健康結局,有一個原因是:
老煙槍們,會通過增加沒根煙的吸煙口數、每口煙抽進去的量,以及每口煙抽吸的持續時間,來達到在「看起來」少抽了很多根的基礎上,從僅抽的幾根裡,盡可能多攝入尼古丁。
所以,雖然對於那些實在無法徹底戒菸的人,我們還會建議他們至少減少每天吸煙的總量。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僅靠減少吸煙量很可能並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想要健康,還是應該徹底戒菸。
3、我的經歷
不知道,你身邊有人戒菸成功麼?如果沒有的,那麼你可以把我算作第一個。
我是從2001年高三時開始抽煙的。在戒菸前,我已經以平均每天20支的量抽了11年多。我的戒菸經歷屬於簡單粗暴型的,也就是前文說的「立即徹底戒菸組」。
當時我在追一姑娘。妹子總抱怨我抽煙煩,問什麼時候能戒。為了把妹子泡到手,你懂的,我就隨口說了句:「結婚就戒菸」。我相信當時妹子自己都不會信我這鬼話。然而,鬼知道後來這姑娘真的成了「路夫人」。
2012年11月1日,我領著新出鍋的「路夫人」從海淀黃莊的民政局走出來時,龍顏大悅的點起一根煙。習慣了煙味的路夫人在打量新到手的結婚證,壓根兒就不管我。鬼知道當時我哪根筋出了問題,突然想起了之前自己說的結婚就戒菸。想想不能結婚第一天就背叛誓言,不吉利。於是我就把煙扔了,而後直到今天就再也沒抽過。
戒菸期間煙癮的痛苦,我是用進食巧克力薯片等零食(主要)以及提醒自己遵守承諾(次要)來解決的。所以戒菸後我的體重上升了約20kg。
然而,後來我才發現:與食慾+減肥相比,煙癮+戒菸壓根兒就不是個事。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禁電子煙、加熱菸 期待菸防法修訂
加熱菸風險評估審查 國健署:通過修法最快2個月後實施
恐怖室內二手菸!實測酒吧PM2.5濃度 空汙紫爆「12倍」
電子煙、加熱菸應該「雙禁」嗎? 得獎辯士精彩激辯
電子煙釀肺傷害 症狀雷同新冠肺炎 醫:嚴重恐死亡!
國健署願意協助戒多年菸癮 陳時中:會慎重考慮
要戒菸? 陳時中:「你管的比我太太還嚴」慎重考慮中
幫陳時中戒菸?國健署長說「若他願意」醫強烈建議「要戒」
反菸團體恐淪菸商幫手?反菸38年的董氏基金會嚴正聲明
北市高中生吸食電子菸比例增 醫:恐致尼古丁成癮
酒癮入監人數超越毒癮!62%中重度成癮、83%啤酒成癮
女性吸菸率5年內大躍進!勸戒菸 這樣做比恐嚇更有用
電子菸、迷姦水竟可輕鬆網購?消保協會籲嚴查並修法
香港三讀雙禁電子煙、加熱菸 拒菸聯盟拜會黨團籲跟進
國防大學傳學生吸毒 尿液篩檢初檢呈陽性反應
中秋烤肉「以茶代酒」 減少酒精損害免疫系統
56歲男吸電子煙兩周身體急速變差 想戒斷卻發現肺壞了
疫情焦慮想復吸 女兒一招退菸癮
愷他命取代搖頭丸 成第二濫用毒品
年輕人電子煙使用率升高近2倍 醫師憂「成分不知啥更恐怖」
吸毒絕對沒有灰色地帶,一口都不能嘗試!識毒反毒親子一起來
世界無菸日/朱志勳:台灣糖尿病患者一成三在吸菸,併發症機率高
世界無菸日/李俊泰:尼古丁嚴重影響腦神經,腦中風、失智症者更應遠離菸
世界無菸日/薛光傑:吸菸者很容易感染COVID病毒,感染了也易重症
世界無菸日/葉宏一:心血管疾病的癮君子戒菸,發病率可降三成
世界無菸日/傅彬貴:肺阻塞、肺癌、肺氣腫病變都與吸菸有關
世界無菸日/慢性病患就地戒菸 成功率6成
世界無菸日/老菸槍戒半年 心臟病發機率減半
世界無菸日/新冠疫情燒 抽菸者易感染重症
台灣20名年輕女性有1人抽菸 增20種罹癌風險
猜你喜歡
現代新孝道/「送你去有專人照顧的地方好不好?」認清能耐 女兒放手媽媽點頭
獨/張宇驚爆太太蕭十一郎「呼吸困難」緊急送醫!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接連抗癌 光肝癌就開刀20次!靠3件事挺過5癌症
因應猴痘搶天花疫苗?中央無搶購計畫 45歲以上可能都打過
陳文茜吐露活太累一度想解脫 嘆:不疼痛的日子都是恩典
拒絕搭上Covid-19列車 醫建議此種常備藥
老顧老/雙雙失能 阿公的愛阿嬤的傷
誰來顧老…解開枷鎖 找對的照顧方式
翻轉腳本/照顧腦麻女50年不曾出遊 無人伸援的他們累了
韓國知名品牌泡麵農藥超標 1400公斤邊境攔截
照顧者/雙殺悲歌 55歲的孝子為何走絕路
高醫大研究 金銀花、黃耆有助抗新冠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要避免染疫,也要做好染疫準備!退燒藥、血氧機 有備無患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太太確診居隔 我臨時學做菜
科學實證「午睡」有3個好處:提升記憶力、還能降低這種疾病的罹患風險
從「眉毛」看健康!專家解析「毛相」:出現6種眉型就得去就醫,小心內分泌已失調
制度漏接…照顧不了 解脫病夫誰之過
「白袍VS.白衣」醫師與護理師同穿一身白,相互扶持成為守護病人的好夥伴
醫院專責病房照服員津貼 衛福部拍板每人每班5千元
運動醫學鐵三角缺一不可:運動防護員、物理治療師及醫師應各司其職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從清零到共存 心情洗三溫暖
10年近百件 「照顧殺人」如何止息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防疫已成日常 兒隔離不擔心
脫線離世!享耆壽90歲「佛祖召喚我了」 誤信友人偏方喝草藥 4年前開始洗腎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備酒精、漂白水 居隔先環境消毒
李伯璋:部分負擔及早上路 有助分級醫療
護病比改1:7 兒童病房加津貼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居家練廚藝 傳照片報平安
早餐吃對了嗎?/水果、雞蛋、麵包及豆漿 例行早餐
老老照顧…70歲顧80歲 有愛扛不住
擬洗腎前認識換腎 晚期肺癌實證給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