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毒害婚姻工作雙敗 醫療介入救一個家
手機畫面中母老子幼,站在中間應該是家庭支柱的年輕人,卻是個酒癮者,還好崩解中的家庭因爸爸接受治療,開始凝聚力量往前走。
施寶雯說,這個年輕爸爸是水電工,曾因酒駕被關過,但也沒在怕,反反覆覆因酒駕進入監理站,在監理站接觸到這名個案,當時他的婚姻及工作都沒了,身體狀況也不好,不只肝硬化,腦袋也開始受損,有幻聽及視幻覺,患者是因創業失敗長時間情緒低落,靠酒精入眠而染上酒癮,長年飲酒讓家庭都受影響。
經過醫療團隊介入後,他的狀況慢慢改善,施寶雯說:「我們治療的策略不是滴酒不沾,而是減害飲酒,因為,根據以往經驗只要說不能喝,就沒人想來上課治療,而這名水電工爸爸每個月會喝一到兩次,不會喝到無法工作、危害社會。」
患者經由治療後控制得不錯,也順利返回職場,兒女也透過失落關懷協會的酒駕家庭支持計畫,參與藝術治療,家庭慢慢步入正軌,而醫療團隊的治療計畫仍會像慢性病一樣持續好幾年,讓酒駕者及其家庭可以更穩固。
施寶雯說,「酒駕不等於酒癮,但的確有許多酒駕民眾因酒精使用已危害到身心健康,而酒精成癮問題又十分複雜,透過宣導酒精知識及轉介病態性飲酒者到相關的醫療團隊,才能根本解決酒駕問題。」
馬偕醫院精神部主任方俊凱說,很多民眾喝到身體不好都不知道,大家都以為喝酒只會傷肝,實際上,酒精不只傷及消化系統,對骨頭及腦細胞影響更大,尤其是腦傷失憶,都可能造成腦細胞不可回復的嚴重損害。
衛福部心理暨口腔健康司技正游凱翔指出,從公共衛生的角度,救了一個酒癮者就是救一個家庭,還能減少了酒駕對社會產生的危害,衛福部從95年推動「建構問題性飲酒與酒癮者醫療及社會復健服務模式計畫」,提撥專案預算,一個酒癮者的治療費用一年有四萬元,但隨著酒癮問題愈來愈被重視,專案預算從600萬增加到現今的1200萬元以上,參與的醫院也從4家增加到12家。
民眾若對於酒精戒治有相關問題,可打減害飲酒專線:0800-551-099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禁電子煙、加熱菸 期待菸防法修訂
加熱菸風險評估審查 國健署:通過修法最快2個月後實施
恐怖室內二手菸!實測酒吧PM2.5濃度 空汙紫爆「12倍」
電子煙、加熱菸應該「雙禁」嗎? 得獎辯士精彩激辯
電子煙釀肺傷害 症狀雷同新冠肺炎 醫:嚴重恐死亡!
國健署願意協助戒多年菸癮 陳時中:會慎重考慮
要戒菸? 陳時中:「你管的比我太太還嚴」慎重考慮中
幫陳時中戒菸?國健署長說「若他願意」醫強烈建議「要戒」
反菸團體恐淪菸商幫手?反菸38年的董氏基金會嚴正聲明
北市高中生吸食電子菸比例增 醫:恐致尼古丁成癮
酒癮入監人數超越毒癮!62%中重度成癮、83%啤酒成癮
女性吸菸率5年內大躍進!勸戒菸 這樣做比恐嚇更有用
電子菸、迷姦水竟可輕鬆網購?消保協會籲嚴查並修法
香港三讀雙禁電子煙、加熱菸 拒菸聯盟拜會黨團籲跟進
國防大學傳學生吸毒 尿液篩檢初檢呈陽性反應
中秋烤肉「以茶代酒」 減少酒精損害免疫系統
56歲男吸電子煙兩周身體急速變差 想戒斷卻發現肺壞了
疫情焦慮想復吸 女兒一招退菸癮
愷他命取代搖頭丸 成第二濫用毒品
年輕人電子煙使用率升高近2倍 醫師憂「成分不知啥更恐怖」
吸毒絕對沒有灰色地帶,一口都不能嘗試!識毒反毒親子一起來
世界無菸日/朱志勳:台灣糖尿病患者一成三在吸菸,併發症機率高
世界無菸日/李俊泰:尼古丁嚴重影響腦神經,腦中風、失智症者更應遠離菸
世界無菸日/薛光傑:吸菸者很容易感染COVID病毒,感染了也易重症
世界無菸日/葉宏一:心血管疾病的癮君子戒菸,發病率可降三成
世界無菸日/傅彬貴:肺阻塞、肺癌、肺氣腫病變都與吸菸有關
世界無菸日/慢性病患就地戒菸 成功率6成
世界無菸日/老菸槍戒半年 心臟病發機率減半
世界無菸日/新冠疫情燒 抽菸者易感染重症
台灣20名年輕女性有1人抽菸 增20種罹癌風險
猜你喜歡
現代新孝道/「送你去有專人照顧的地方好不好?」認清能耐 女兒放手媽媽點頭
獨/張宇驚爆太太蕭十一郎「呼吸困難」緊急送醫!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接連抗癌 光肝癌就開刀20次!靠3件事挺過5癌症
因應猴痘搶天花疫苗?中央無搶購計畫 45歲以上可能都打過
陳文茜吐露活太累一度想解脫 嘆:不疼痛的日子都是恩典
拒絕搭上Covid-19列車 醫建議此種常備藥
老顧老/雙雙失能 阿公的愛阿嬤的傷
誰來顧老…解開枷鎖 找對的照顧方式
翻轉腳本/照顧腦麻女50年不曾出遊 無人伸援的他們累了
照顧者/雙殺悲歌 55歲的孝子為何走絕路
韓國知名品牌泡麵農藥超標 1400公斤邊境攔截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要避免染疫,也要做好染疫準備!退燒藥、血氧機 有備無患
高醫大研究 金銀花、黃耆有助抗新冠
醫院專責病房照服員津貼 衛福部拍板每人每班5千元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太太確診居隔 我臨時學做菜
從「眉毛」看健康!專家解析「毛相」:出現6種眉型就得去就醫,小心內分泌已失調
科學實證「午睡」有3個好處:提升記憶力、還能降低這種疾病的罹患風險
制度漏接…照顧不了 解脫病夫誰之過
運動醫學鐵三角缺一不可:運動防護員、物理治療師及醫師應各司其職
「白袍VS.白衣」醫師與護理師同穿一身白,相互扶持成為守護病人的好夥伴
10年近百件 「照顧殺人」如何止息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從清零到共存 心情洗三溫暖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防疫已成日常 兒隔離不擔心
張宇老婆蕭十一郎「鬼門關前走了一遭」!藥物過敏6大前兆,健保卡務必註記
脫線離世!享耆壽90歲「佛祖召喚我了」 誤信友人偏方喝草藥 4年前開始洗腎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備酒精、漂白水 居隔先環境消毒
護病比改1:7 兒童病房加津貼
李伯璋:部分負擔及早上路 有助分級醫療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居家練廚藝 傳照片報平安
早餐吃對了嗎?/水果、雞蛋、麵包及豆漿 例行早餐
老老照顧…70歲顧80歲 有愛扛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