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圖中這個年輕爸爸才40多歲,卻喝(酒)20多年,喝到婚姻及工作都沒了,3個小孩才國中小而已…,還好花了1年治療,現在一個月理性飲酒一到兩次,成了更生家庭全國選拔的優勝。」馬偕紀念醫院酒癮戒治方案特約心理師施寶雯,從手機中翻出照片給記者看。
手機畫面中母老子幼,站在中間應該是家庭支柱的年輕人,卻是個酒癮者,還好崩解中的家庭因爸爸接受治療,開始凝聚力量往前走。
施寶雯說,這個年輕爸爸是水電工,曾因酒駕被關過,但也沒在怕,反反覆覆因酒駕進入監理站,在監理站接觸到這名個案,當時他的婚姻及工作都沒了,身體狀況也不好,不只肝硬化,腦袋也開始受損,有幻聽及視幻覺,患者是因創業失敗長時間情緒低落,靠酒精入眠而染上酒癮,長年飲酒讓家庭都受影響。
經過醫療團隊介入後,他的狀況慢慢改善,施寶雯說:「我們治療的策略不是滴酒不沾,而是減害飲酒,因為,根據以往經驗只要說不能喝,就沒人想來上課治療,而這名水電工爸爸每個月會喝一到兩次,不會喝到無法工作、危害社會。」
患者經由治療後控制得不錯,也順利返回職場,兒女也透過失落關懷協會的酒駕家庭支持計畫,參與藝術治療,家庭慢慢步入正軌,而醫療團隊的治療計畫仍會像慢性病一樣持續好幾年,讓酒駕者及其家庭可以更穩固。
施寶雯說,「酒駕不等於酒癮,但的確有許多酒駕民眾因酒精使用已危害到身心健康,而酒精成癮問題又十分複雜,透過宣導酒精知識及轉介病態性飲酒者到相關的醫療團隊,才能根本解決酒駕問題。」
馬偕醫院精神部主任方俊凱說,很多民眾喝到身體不好都不知道,大家都以為喝酒只會傷肝,實際上,酒精不只傷及消化系統,對骨頭及腦細胞影響更大,尤其是腦傷失憶,都可能造成腦細胞不可回復的嚴重損害。
衛福部心理暨口腔健康司技正游凱翔指出,從公共衛生的角度,救了一個酒癮者就是救一個家庭,還能減少了酒駕對社會產生的危害,衛福部從95年推動「建構問題性飲酒與酒癮者醫療及社會復健服務模式計畫」,提撥專案預算,一個酒癮者的治療費用一年有四萬元,但隨著酒癮問題愈來愈被重視,專案預算從600萬增加到現今的1200萬元以上,參與的醫院也從4家增加到12家。
民眾若對於酒精戒治有相關問題,可打減害飲酒專線:0800-551-099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