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男跑摩鐵毒趴 1次就染4種性病
毒害一生!衛福部食藥署與台大公衛學院進行毒品防制大數據分析,發現吸毒者的死亡風險比同齡者高出5到6倍,各項疾病住院率是常人10倍以上;不少人年紀輕輕就因膀胱炎與睪丸炎住院,還有22歲男生參加一次摩鐵毒趴,就染上4種性病。
台大公衛學院長陳為堅表示,大數據顯示,過去15年間,毒品犯平均被抓3次,有2成被抓5次以上;26%初次吸毒者1年內會再犯,吸毒時間愈久再犯機率愈高,5年以上再犯機率高達5成。
陳為堅說,2009年起K他命竄起,使用狀況僅次於安非他命,因K他命會造成泌尿道表皮黏膜發炎,進而影響生殖系統,特別20到24歲的年輕毒癮者,膀胱炎住院機率是同齡未吸毒者的59倍、因睪丸炎及副睪丸炎的住院率是同齡未吸毒者的12倍。
林口長庚醫院男性學與婦女泌尿科主任陳煜指出,毒品直接傷害大腦、泌尿、生殖、消化或呼吸系統,如古柯鹼已證實會影響勃起功能,K他命則會破壞泌尿道黏膜,造成膀胱與輸尿管慢性發炎,膀胱結痂變硬縮小,因此每隔5分鐘就想跑廁所。
陳煜說,吸毒也會使免疫力下降,且生活不規律,病菌更容易入侵。睪丸炎好發於50歲以上,特別是糖尿病患或臥床失能者,若是年輕患者患病很可能是吸毒增加風險感染導致,可能導致勃起功能障礙或不孕。陳煜也曾收治一名22歲男生,因好奇參加過一次摩鐵嗑藥派對,吸毒後精神恍惚,沒做好安全措施與陌生人嘿咻,事後就醫檢查,才發現一夜就染上淋病、梅毒等4種性病,悔不當初。
吸毒讓你因為這些疾病住院
●機率較常人高10倍以上
傳染性疾病、精神病、細菌性心內膜炎、膀胱炎、睪丸炎及副睪丸炎、精神轉化劑所致中毒等
●機率較常人高5到10倍
病毒性肝炎、情感性精神疾病、腦水腫、心肌梗塞、心臟衰竭、胰臟疾病、各種外傷等
資料來源/陳為堅教授 製表/江慧珺 ■聯合報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年輕人怎會猝死? 醫師點出最大的致命風險
老菸槍家長請注意 陽台抽菸等三手菸汙染恐致孩子罹癌
台大醫竹東分院戒菸成功率66% 獲全國戒菸成功王殊榮
禁電子煙放加熱煙是打假球?陳時中:全禁不符規範
現場迅速驗毒 調查局提供奈米試劑與海關邊境防毒
國內10個抽菸小孩4個哈加味菸 女學生使用率高於男學生
加熱菸結合電子菸無法管?衛福部:將全面禁售
大法庭開庭辯觀察勒戒 專家:毒品成癮跟得糖尿病一樣
30年老菸槍!住院喘不過氣 90歲阿公挑戰戒菸成功
葡萄酒、啤酒或烈酒一樣胖! 每天喝2杯代謝疾病風險不減反增
抽菸可能引起動脈栓塞 有三高者應提高警覺
消基會抽驗電子煙油 逾5成含尼古丁且未標示
夏天猛灌啤酒 易胖也傷肝
加熱菸、電子煙都有害 國健署推兒童遊戲書拒菸害
國健署調查:青少年紙菸、電子煙不減反升
國高中生 加熱菸使用率飆至2.3%
醫病天地/不明咳嗽嗎? 三手菸附著環境中更可怕
醫生警告:三手菸比二手菸更可怕
台菸盒警示圖今起改更寫實 但面積小民團盼改進
「生病時最想戒菸」 中榮全院動員幫你
輕則腸胃不適、重則急性呼吸窘迫 醫籲不應使用電子煙戒菸
青少年吸菸率10年首升 電子煙增6成
酒後易臉紅 小心加速失智上身
母懷孕還吸毒 女嬰出生愛哭鬧、過度吸奶嘴
喝完酒隔天怎麼更痛苦了?酒後焦慮的真相!
微量致命…超級毒品「灰色死亡」比嗎啡強萬倍
大麻新化合物問世 治療毒癮有新解
春節飲酒過頭、創傷症候群 醫師呼籲小心成酒癮要就醫
一覺醒來酒就會退?「隔夜醉」其實有風險
最新研究出爐 「胖」不再是癮君子逃避戒菸的理由
猜你喜歡
暖暖包用完不要丟! 基隆家扶無限期回收 棒球場有妙用
歷經低潮,曾寶儀花十年才懂的人生醒悟:我再也無法對人說節哀順變,因為根本沒有這回事
跌倒住院健康續惡化 前總統陳水扁母親94歲辭世
先蓋毛毯還是蓋棉被?哪種材質最保暖?專家教「三明治蓋被法」超溫暖
整理包/全台嚴重血荒!你也可以救人 捐血資訊一次查
陪83歲媽媽在家斷食善終!醫師畢柳鶯:愛的極致是放手,瀟灑地走勝過痛苦地活
掉髮、鼻炎好不了…這13種狀況都是鋅不足 醫師教你缺鋅吃什麼
扁媽跌倒後健康惡化病逝!「跌倒」為事故傷害死亡第2名,這5招預防
一張圖看國內血荒多嚴重 高雄捐血中心最慘
美國牛舌驗出弓蟲感染 逾1公噸遭邊境攔截
消基會口罩大檢驗 彩色口罩過關但3成防護效率低於80%
院內感染+本土案例 醫院評鑑「今年評定了」估7月評鑑
外科醫師變網紅擁34萬粉絲!江坤俊寫診間日記:遺憾的故事,能讓更多人不再遺憾
早退回台灣豬標章!「肉多多」出示巡檢單自證清白
大甲高中校外教學爆群聚感染! 15師生腸胃炎3人感染諾羅病毒
「我們都沒有老過」…初老6現象,認識它、面對它、提防它!
市售豌豆莢、甜豆莢殘留農藥嚴重! 專家教「洗菜秘訣」別傻吃農藥
打針怕痛怎麼辦?研究教你讓打針時疼痛減少40%
糖尿病老藥成抗老神藥?教授:一件事比吃藥有效
惹怒醫界 楊志良再批雙重標準
驗20件口罩3件含鉛卻難稱不合格 消基會籲訂標準
鍾沛君自曝長輩不贊成公布病情 兩原因讓她坦然說明
院長講堂/重視培育人才!高榮院長林曜祥「沒在SCI登文章,我不會讓他當主治醫師」
食道潰瘍竟然與青春痘有關 醫師:不少人少了這動作
全台急凍!穿發熱衣禦寒卻愈穿愈癢?不會熱? 專家曝「保暖禁忌」小心冷到
年輕人怎會猝死? 醫師點出最大的致命風險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身歷其境才真的體會病人苦痛…當泌尿科名醫成了攝護腺癌患
朱俐靜淚訴罹患乳癌 初期痛到爬不起來:每天都崩潰
氣喘族注意!寒流減弱偏東風 未來三日擴散不佳空品差
在家安老的保肺之道
冷爆了!「5疾病」易發作 各別常見症狀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