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種後怎麼吃最好?營養師:5大飲食重點快筆記!
「你打疫苗了嗎?」這幾周,打疫苗成為街頭巷尾人人最關注的事。打完疫苗後的效果和飲食營養密不可分,國外期刊研究,營養不良恐讓疫苗保護力下降,在長者身上尤其明顯。營養師張瑋玲提出「接種疫苗後五大飲食重點」,透過均衡營養增進疫苗保護力。
飲食重點一:補充水分夏季氣候炎熱,天氣熱加上體溫高,人體流失水分快,接種疫苗前後,一定要攝取充足水分,促進新陳代謝,身體代謝好,可有助緩解不適。張瑋玲建議,通常一天至少要喝8杯、換算約4瓶水共2000c.c,才能達到建議攝取量。
飲食重點二:優質蛋白質豆魚蛋肉類含豐富蛋白質,是免疫機能不可或缺的營養素,有助於免疫球蛋白和抗體的合成。打完疫苗後會覺得身體虛弱,覺得食慾不振,可以吃較好消化的蛋白質來源,或由蛋白質熬煮過的湯品也能富含胺基酸、容易吸收,在打完疫苗後可適度補充,加速營養吸收,而有三高的患者要酌量補充。
飲食重點三:補充高濃度魚油張瑋玲表示,Omega-3脂肪酸對於維持大腦健康、視力和抗發炎反應都有良好的防護作用,而魚油就富含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Omega-3,但以一天需攝取1000毫克的Omega-3脂肪酸來看,相當於16片手掌大小鮭魚,建議透過補充魚油方式較容易。
市售魚油選擇多,外科權威主任醫師楊智鈞就建議,民眾挑選魚油可按照這四大指標:
指標1:越高濃度越好,至少要84%以上
魚油濃度高低,和保健功效高度相關,不是越大顆越好。Omega3脂肪酸濃度高於84%以上的魚油,維持健康、抗發炎反應效果較佳,目前市面上已有濃度達97.7%的魚油。
指標2:有檢驗、國內外獲獎認證
魚油產品品質也很重要。從原料檢驗到產品認證,有無SGS檢驗Omega-3脂肪酸含量?是否榮獲SNQ國家品質認證?德國是最有規模的全球原料大廠之一,其中就包含KD Pharma大廠,食用更安心。若同時獲國際五星認證、世界品質評鑑特級金獎,表示通過嚴格、高標準的檢驗。
指標3:小型魚,無重金屬污染
近年海洋汙染嚴重,重金屬會在大型魚類體內累積。若能盡量挑選在純淨海域捕撈,且重金屬含量較低的深海小型魚種,會比較安全。業者如果在產品內提出重金屬、微生物及污染物的檢驗報告,更能證明安全可靠。
指標4:rTG型式,吸收好、高純度、小顆粒
魚油萃取方式影響魚油純度和吸收效果,市面上的魚油產品,rTG型提煉方式採用先進的「超臨界萃取技術」,純度高,吸收率也高,是較理想的魚油萃取型式。
飲食重點四:補充緩釋型維他命C張瑋玲指出,打完疫苗後的發燒、頭痛等副作用和身體發炎有關,透過補充維他命C有助緩和發炎反應、避免不適,但人體不能自行製造維他命C,若從蔬果中攝取又擔心糖分超量,可以選擇補充「緩釋型」維他命C產品。
「緩釋型」跟一般型維他命C差別在哪裡?身體承受較多壓力時每日可以補充1000毫克的維他命C,但維他命C是水溶性維生素,容易快速流失、被腸胃道吸收,多餘未吸收的就會排出形成浪費。
緩釋型維他命C可以長效釋放維他命C,讓消化道穩定吸收固定的量,容易腹瀉的人不用擔心,也能在體內維持8小時維他命C的濃度,比起一般劑型更經濟。
飲食重點五:避開油炸、精緻碳水化合物張瑋玲提醒,接種完疫苗後應避免油炸、精緻碳水化合物、加工肉品等容易導致身體發炎的食物。炸雞、洋芋片、泡麵等油炸品易增加發炎情況、干擾代謝;精緻碳水化合物會導致血糖不穩、香腸等加工肉類也易誘發發炎反應,建議以原型食物攝取為主。
同類文章
醫親揭女性小便「正確方式」 網驚:已經錯很久了
生活中培養健康好習慣,可延長壽命!日研究:有慢性問題者也有效
為何人類咳嗽、打噴嚏對病毒生存至關重要?專家解析病毒傳播原理
男性做家事 降低自殺率!9項男性可以幫忙的家事建議項目
蚊子喜歡咬愛吃肉的人?皮膚科醫師教如何有效止癢及防蚊
啟動好眠3原則:生理時鐘、睡眠能量、警醒程度,調整好三大系統睡出健康!
科學實證「午睡」有3個好處:提升記憶力、還能降低這種疾病的罹患風險
從「眉毛」看健康!專家解析「毛相」:出現6種眉型就得去就醫,小心內分泌已失調
為什麼能夠安全接受陌生人輸血?你不知道的血液二三事
大麻到底是不是危險的藥物?專家解析大麻成分與作用
你每天都在做這些危險行為!常見10大不良習慣 癌症、中風、心肌梗塞都上門
把走上癌細胞道路的細胞送進體內:為何基因編輯可能是把雙面刃?
為什麼基因療法治癌症很困難?表觀遺傳調控機制是解藥嗎?
救護車搶救生命 常用10種設備
為何自來水裡有特殊氣味?其實和預防傳染病有關
銀髮族群適合登高山嗎?年紀並非主要關鍵,做好「2件事」以免遺憾發生
造就女人比男人複雜的原因:為何男性X染色體基因量只有女性的一半?
走路是防記憶力下降最簡單的有氧運動! 研究揭「建議運動頻率」
少吃真的可以讓你長壽 耶魯研究揭更能維持免疫力關鍵
免疫系統的豁免部位 眼睛可能是基因編輯首選器官
心痛、手麻…我是不是血管阻塞要中風了?容易被誤認為心血管疾病的四種病因
假如我們通通是遺傳的受害者 遵循營養建議、健康養生還有意義嗎?
殺蟲劑也難徹底清除!如何對付家中常見的蛾蚋、果蠅
或許有一天,人類最好的朋友不再是狗而是豬?當使用動物器官做器官移植會發生什麼事
發炎害你瘦不下來!想減肥要先消炎,醫師教你「對抗發炎」該怎麼吃、怎麼動
想對抗Omicron病毒?提升免疫力很重要!讓營養師帶你認識人體免疫系統的運作
發霉易增罹癌風險,怎麼清潔?譚敦慈教2招除黴,日曬、擦拭都沒用
洗碗精能拿來當洗手乳使用嗎?專家指出這樣做的下場恐害慘你
洗手別只注意到手指 這三個地方最容易漏掉沒洗
肥胖影響認知功能!體脂肪每增加9% 大腦就老1歲
猜你喜歡
該不該送親人去安養院?會比在家裡好嗎?身為長期照護者該扮演什麼角色
照片曝光!國內首例猴痘確診患者 25歲男腿部密集冒痘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吃辣就血便竟是大腸癌末期!不菸不酒愛運動卻罹癌,原來是忽視這個重要因子
老婆確診後性慾變強讓他嚇到 網歪樓留言:少子化有救了
驗出農藥殘留 Häagen-Dazs香草冰淇淋自主下架、退款
因丈夫罹患了帕金森氏症,打破了原本的生活... 身為長期照護者我撐不下去了,必須結束這一切!
生活中培養健康好習慣,可延長壽命!日研究:有慢性問題者也有效
防猴痘不建議大量接種 台灣優先施打3對象
台首例猴痘男密切接觸20人變9人 疾管署解釋排除原因
康復者宣言/防疫好習慣 同住家人沒被我傳染
ELLE總編輯楊茵絜過世 父親楊渡悲嘆等不到電鈴聲
莊人祥:上周通報猴痘例已排除 明後天列法定傳染病
世衛:猴痘疫情目前不構成國際緊急公共衛生事件
憂猴痘來襲…疾管署公告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 24小時內需通報
東亞地區第一例!南韓通報首起猴痘確診 30多歲民眾從德國入境
醫親揭女性小便「正確方式」 網驚:已經錯很久了
康復者宣言/面對病毒 不可輕忽小動作
猴痘收治負壓病房「殺雞用牛刀」? 莊人祥:保護醫護
猴痘會傳染毛孩!專家急示警:飼主染疫至少3週不能接觸「這類型寵物」
獨/疾管署曝天花疫苗庫存及到貨時程 專家提醒3基本功
康復者宣言/確診隔離 學到家人相處的智慧
台灣首例猴痘 匡列縮減為9人
陳肇隆院長醫療奉獻/從肝臟移植到Covid-19 跨域迎戰新病毒
不孕症名醫肺臟移植200天 林禹宏:距離出院回家不遠了
醫病平台/讓人難以割捨的「臨終凌遲」,解套的關鍵在我們每一人
康復者宣言/確診後及時用藥!康復的關鍵為補充營養,兒貼心照顧
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猴痘病例續增 已超過3200例
糖尿病、高膽固醇、高血壓要吃藥一輩子嗎? 營養師教你透過飲食與運動有機會停藥
康復者宣言/平時有運動習慣 打滿4劑僅輕症
不止吃多少動會變胖,吃藥也可能會!9種常見造成體重增加的藥物
蚊子喜歡咬愛吃肉的人?皮膚科醫師教如何有效止癢及防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