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代表身體缺水!醫學博士建議一天飲水量要這樣
【文、圖/摘自柿子文化《多喝水的療癒聖經》,作者弗列敦‧拜門蓋勒】
疼痛:乾渴的哭喊
我們不該隨意將身體的慢性疼痛解釋為受傷或感染,而是應先當成疼痛部位長期缺少水分的一種訊號──也就是局部的乾渴。
在對患者實施任何其他複雜療程前,應該先把這些疼痛訊號視為身體脫水的初期指標,並加以排除。非感染性的「疼痛復發」或慢性疼痛,應先當做身體乾渴的表徵。
疼痛,是代表監控酸鹼平衡的神經周圍區域發生了局部化學變化的感覺,這項機制能預防新陳代謝造成過多酸性堆積,避免因此對該部位產生「燒灼」並吞噬細胞膜與細胞內部組織。
當體內的水分不足以沖洗新陳代謝的酸性有毒廢棄物時,神經末端會察覺到變化,並回報給大腦的疼痛中樞。在此階段,大腦會壓抑感覺,讓校正程序默默地處理問題,但身體到最後無法繼續保持沉默,並且察覺水分短缺的警訊。
假如以顯著疼痛表示乾渴的緊急訊號未受到正視,疼痛的強度便會持續增加,到最後使患部的行動力受到影響,藉此預防多餘的有毒廢棄物繼續生成。
如果不認清疼痛現象正是身體局部乾渴的精密象徵,無疑會在治療這些症狀時產生更複雜的問題。一直以來,這些訊號太容易被人們當做嚴重病程的併發症,因而利用有毒化學物質與複雜療程來加以處理。雖然光靠水分本身其實就能夠緩解症狀,但人體仍舊被迫承受不必要的藥物或侵入性診斷程序。患者與醫師雙方都必須察覺,慢性脫水會在人體內導致傷害。
脫水性疼痛包括消化不良疼痛、類風濕性關節炎疼痛、心絞痛(步行時或甚至於休息時心臟疼痛)、下背部疼痛、間歇性跛足(步行時腿部疼痛)、偏頭痛與宿醉性頭痛、結腸炎與關聯性便祕,以及假性闌尾炎疼痛。
我提出新方針,要求以規律調整每日的水分攝取量來治療這些疼痛。在尚未規律使用鎮痛藥(或例如抗組織胺或制酸劑)等疼痛舒緩藥物的前幾天──也就是在造成永久性局部或整體傷害並到達不可逆疾病狀態前──每天二十四小時內的飲水量不應該少於二‧五夸脫(大約二‧三五公升)。
假如問題已經持續多年,想要嘗試水分舒緩疼痛特性的人,必須確定腎臟能夠產生足夠的尿液,才不會讓過多的水分滯留在體內。尿液排出量必須與水分攝取量成比例,在提升飲水量的同時,尿液排出量也應該增加。
這項對於脫水所引起各種疼痛的生理學新認知,將有助於未來的醫學研究釐清複雜難解的病症,也能證實「長期使用疼痛相關藥物(鎮痛劑)抑制身體慢性與局部脫水的主要訊號」其實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鎮痛藥只能暫時壓抑脫水性疼痛
服用鎮痛藥只能暫時壓抑持續脫水所造成的疼痛,但並未真正解除引發警訊的原因──也就是脫水,如此不但會傷害身體,更可能帶來致命的副作用。
.作者:弗列敦‧拜門蓋勒
.譯者:鄧捷文
.出版社:柿子文化
.出版日期:2018/12/27
致力於疼痛研究的科學家都能夠理解上述觀點的科學基礎。美國醫學會(AMA)與國家衛生研究院(NIH)都理解我的研究發現,卻由於與它們對社會的誓約與義務相互違背,所以拒絕藉由推廣此概念來造福大眾,而本書正意圖排除這種所謂「專業人士的制約」。如此觀點改變了水在體內所扮演的角色,對於未來的臨床醫學行為可能引起重大變革,也難怪長久以來因為無視此觀點而獲得財富的所謂「專業人士」,都不曾向大眾宣傳關於人體水分不足所可能引發各種問題的資訊。
等到醫學專家採納這項新方針的時刻,目前「以無視人體為基礎的醫療行為」將轉變成周全的健康照護預防手段。更重要的是,在不可逆的病理成形前,就能透過以生理學為基礎的簡單療方來治癒早期病徵。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遠端工作焦慮症 女性比男性更嚴重
地震時在浴室怎麼辦?消防署教你在不同場合應變
減肥肚子餓就是在消耗熱量? 「6條NG觀念」超多人都有
生這些病別亂吃水果! 一張表看懂「疾病對應忌食」清單
無機棉花含毒傷身?毒物專家:購買三大要領避開有毒棉花
職場太潮濕...勞工沒精神、咳不停 勞安所這招有效
冷空氣襲台早晚溫差大 醫:過敏者、長者注意事項
茄紅素抗老又防癌!營養師建議一事更易被身體吸收
沒壓力不一定健康 研究:適度有助認知
阿茲海默症新藥試驗成功 為何卻讓公司股票大跌?
你每天都在吃塑膠微粒?茶包、食鹽竟都有!醫師憂:恐滲入淋巴循環或大腦
每天洗澡反而不利健康? 專家說法顛覆你的觀念
魚刺卡喉、誤吞棗核…別再喝醋、吞飯!專家建議正確處置方法
維生素D可對抗病毒細菌 日常4招有效攝取
你打了嗎?醫師列7大成人所需疫苗備足完整抵抗力
原來「油」這麼一回事 搞懂食用油的製程,從此安心用油!
肌肉量少也會影響心臟?研究:心臟病風險多81%
喉嚨癢咳不停,吃枇杷有用嗎? 中醫警告「4種情況」淺嚐即止
「癌症只是數字遊戲」得癌的機率很大程度取決於一事
你都幾點才睡? 神經科醫揭「愛熬夜下場」恐從內傷到外
「等死了再睡」不再成立 你該知道的長壽最佳睡眠時間
從補營養到救命 牛全身都是寶
大年初三別傻傻睏到飽 專家教你聰明開運
初三「赤狗日」防疫 還睡眠債好時機
初二回娘家禁忌別踩 民俗專家:兩撇步招好運
預防失智症趁早!21種全球認證降低罹患風險方法
大年初一「5大禁忌」不要犯 趨吉避凶招好運
初一走春怎麼做可招財運? 專家:穿大地色系衣服、往這個方向行走!
為什麼老人會有「老人味」?簡單3招改善異味
家有毛小孩請注意! 營養師提點寵物的飲食大忌
猜你喜歡
辣媽網紅PO哺乳照遭批暴露 國健署、醫師說話了
就醫不可不知潛規則!蒼藍鴿醫師:診間沒主動提這13點,恐變「流水式看病」
檢出首例含萊劑肉品超標 台中市府開罰
地震時在浴室怎麼辦?消防署教你在不同場合應變
美牛剛被驗出含萊劑 食藥署火速宣布「美豬都沒萊劑」
走出登山舊世界的孤獨天才 呂忠翰無氧登世界第十高峰
生這些病別亂吃水果! 一張表看懂「疾病對應忌食」清單
酒精棉片消毒針頭讓學生共用 醫師直呼:不該發生的錯誤!恐傳播這些病毒
本島傳牛結節疹? 桃園明起針對5800頭牛打疫苗預防
輔大醫院院長王水深/醫院從零到有,規模比照醫學中心 在黃金時間內搶救病人生命及有效治療
痠痛吃肌肉鬆弛劑有效?藥師解析5種常用藥,副作用大不同
羅瑩雪乳癌病逝享壽70歲 檢察界震驚:4月太令人悲傷
心律不整、心跳如小鹿亂撞,也要注意肺炎嗎?
減肥肚子餓就是在消耗熱量? 「6條NG觀念」超多人都有
我的經驗/得腦瘤22年切除又復發 做好三件事至今無恙
醫院管理心法 許惠恒公開6張處方箋
熟年如何安居/住女兒新屋 老公寓出租
不到一個月再出包 永豐生理食鹽水不符規定回收200餘批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體重破百直腸科名醫陪兒路跑甩肉20公斤 病患以為看錯醫師
侯佩岑苦勸去健檢!林月雲不想心理有負擔,失控罵女「你說完了沒」
王水深養生祕訣/堅持日行萬步 爬山釐清思緒
牛結節疹引恐慌 動保處:不傳人 牛乳及牛肉有層層把關
茄紅素抗老又防癌!營養師建議一事更易被身體吸收
黃元德的養生秘訣/早餐黑咖啡 每日三蔬果
廖啟智胃癌病逝 么兒患血癌6歲離世成心中永遠的痛
限水抗旱用電也得注意 5個小叮嚀保你安全
長者出外頻走失、跌倒 醫師:11症狀應就醫檢查
熟年如何安居/樓梯間裝升降椅 比買電梯房划算
善款扶助對象人數出爐!發現金、教育扶助採個人信託
視茫茫?養眼這樣做/常吃紅蘿蔔、枸杞 起床先做眼睛操
醫病平台/與肝炎同行 醫師的肝炎奮鬥甘苦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