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健康知識+

醫二三事/四體液論 人體內微妙平衡

【聯合報/記者張耀懋/報導;諮詢:中研院台史所副研究員劉士永、中國醫藥大學助理教授陳明和、影評人朱錦華】

24節氣的「白露」,正是典型的秋天節氣…,中醫師提醒,秋燥容易傷肺,…不妨多吃養肺潤燥的食物 …見(2009-09-05.聯合報.D2版.健康)

依四時養生、維持人體狀態平衡,並非只有中醫才有的觀點,過去西方主流醫學也是類似觀點,後來才演進成科學基礎的現代醫學理論。

還記得19世紀費城醫師的藥方嗎?(見2009-06-17 / 聯合報 / D2版 / 健康版,「富先生與窮先生的病歷」):醫師開給常無病呻吟的富先生處方是要他多運動、清馬廄,以排除身體過多的「體液」。這處方是因美國當時的醫學理論還深受「四體液論」的影響。

四體液論,約2500年前創立於希臘,主宰西方醫學近2千年,直到17世紀才式微。其理論精髓是:人體是個小宇宙,內有血液、黏液、黃膽汁、黑膽汁四種體液,當四者完全平衡,就是健康。

它的發源與中華民族將天體、宇宙觀融入醫學觀的過程非常相近,根源可以追溯到西元前六世紀就已確立的四元素─土、水、氣、火,這是指構成宇宙基本四元素。1997年法國導演盧貝松執導、布魯斯威利斯主演的電影「第五元素」,就是以此推演並創造出「愛情」為第五元素的劇情。

希臘哲人、醫師恩培多克(Empedocles of Agrigetum)綜合各家說法,並將它推論到醫學,認為人體也有四元素相對應。其實希臘醫學原認為人有三種體液:血液、膽汁和黏液。但為配合四元素說,就將膽汁分為黃膽汁和黑膽汁。這和中醫為了把四季和五行對應,自夏季分出仲夏來,有異曲同工之妙。

約西元前5百年時,希臘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補充熱、寒、燥、濕四種性質,結合原理論,確立四種「體液」的概念:血液代表熱和濕、黏液代表寒和濕、黑膽汁代表寒和燥、黃膽汁則是熱和燥。

和中醫理論類似,四體液論也將人體當一整體,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並很注意外界因素對疾病的影響,如要求醫者要研究城內的氣候、土壤、水以及居民的生活方式等。

四體液論成為西方醫學主流,需歸功於蓋倫(Galen,西元130-200年),這位深受羅馬皇帝寵愛的希臘醫師,對體液說情有獨鍾,並將之發揚光大。如將人的脾氣體質分為四類:黃膽質者勇敢精力充沛、黑膽質者固執憂鬱、多血質者熱情果斷、黏液質者愚笨懶惰,這分類對後來的醫學與心理學發展有一定影響。

此外,發炎、發燒等都依四體液分成四種。治療方式就是處理多餘或不足的體液。依蓋侖的理論,如放血;瀉吐:排出不良體液;節食:防止體內產生過多體液。因蓋侖聲望和支持,四體液說遂成為西洋醫學的主流。有如漢武帝採儒生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確立儒家在中華民族的地位。

四體液論對食物與季節的看法均與中醫相通,如避免在晚上吃寒的食物如被認定寒性的柳丁,以免相沖;四種體液也會因四季而有不同的分泌,影響人的體質

包括中醫在內,這些醫學理論雖然還是不免假借超自然力量,但是,已慢慢地將病患與病家從「天譴」的烙印中解脫出來。生病不一定是或不再是做錯事遭老天懲罰的結果,而是病患身體內各種體液沒有平衡的結果或住家環境有關。病患可透過飲食、住家環境的改善治病。現代西醫教科書上仍可看到melancholia或blood dyscrasia等字,都是四體液說的遺跡。希臘字molan即黑,cholia即膽汁,melancholia指因黑膽汁過多而造成的疾病,即今日所謂的憂鬱症

【2009/09/16 聯合報】

憂鬱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