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健康知識+

食藥署有了這個新技術 不會再讓「姑婆勇」嘴麻了

姑婆芋(左)的葉片沒有絨毛,水潑上去後無法凝結成小水珠,芋頭(右)的葉片則有絨毛會有水珠。記者陳雨鑫/攝影
姑婆芋(左)的葉片沒有絨毛,水潑上去後無法凝結成小水珠,芋頭(右)的葉片則有絨毛會有水珠。記者陳雨鑫/攝影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今年年初參加升旗典禮後,返家享受芋頭料理,不料吃到有毒的「姑婆芋」,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統計,每年都有民眾誤食姑婆芋中毒的案例,日前更有一名新北市的男子,到越南料理店吃火鍋,不慎中毒,經衛生人員現場稽查了解,發現疑似添加姑婆芋,為了確認食藥署運用最新的分子檢測技術協助檢驗。

食藥署研究檢驗組代理科長崔秀煒說,近5年,台灣因摘野菜中毒,最常見的以綠摺菇為主,其次依序為姑婆芋、曼陀羅,101年有名男子在一家越南小吃店,點了一道酸湯火鍋,沒一會兒出現嘴腫、嘴麻、嘔吐、喉嚨痛等症狀。

崔秀煒說,男子點的酸湯火鍋的料非常多,第一時間衛生單位前往稽查,先將火鍋中的其他菜去除疑慮後,發現火鍋內有一塊疑似姑婆芋的食材,送交食藥署檢驗後,經過分子生物技術,也就是基因片段檢測,鑑別出該食材為有毒的姑婆芋。

食藥署目前已經將國內發生中毒事件的有毒植物,將其DNA片段列冊管理,崔秀煒說,由於綠摺菇、姑婆芋、曼陀羅仍是最常見的,若是最簡單的判別,辨認結果即可在半天內出爐,若是像酸湯火鍋這麼複雜的狀態,恐需要兩天時間才有結果,若是出現未在列冊的DNA片段中,食藥署還可以與國外的資料庫連結,作為輔助。

食藥署說,有毒植物若是經過加熱、添加油脂等,DNA片段就會被破壞,難以透過檢驗辨別。食藥署研檢組薦任技正林澤揚說,呼籲民眾最好不要自行摘採野生植物,光是姑婆芋與芋頭就難以被辨認,最好不要自行採摘是最根本解決的方式。

姑婆芋(左)的根部沒有茂密的根,芋頭(右)則是被茂密的根給包覆。記者陳雨鑫/攝影
姑婆芋(左)的根部沒有茂密的根,芋頭(右)則是被茂密的根給包覆。記者陳雨鑫/攝影
姑婆芋(左)的根部沒有茂密的根,芋頭(右)則是被茂密的根給包覆。記者陳雨鑫/攝影
姑婆芋(左)的根部沒有茂密的根,芋頭(右)則是被茂密的根給包覆。記者陳雨鑫/攝影

芋頭 火鍋 食物中毒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