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嫩薑、老薑、薑母有什麼不同?其中一種對預防中風有幫助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享受樂活

北市十大死因 事故傷害首退榜

【聯合報╱記者高詩琴/台北報導】

台北市衛生局昨天公布99年台北市民10大主要死因,惡性腫瘤(癌症)第20年蟬連榜首,其中45歲到64歲中年人共有1342人死於癌症,死亡比率高達46.7%,也就是每兩名死亡的中年人口中,就有一人死於惡性腫瘤。

事故傷害則30年來首度退出榜外,被骨骼肌肉系統及結締組織疾病取代。

骨骼肌肉及結締組織疾病,常見的疾病項目為類風溼性關節炎、痛風、髖關節症、脊椎病變、骨質疏鬆症等。事故傷害則為交通意外、溺水、跌落、中毒等,在全國十大死因中仍排行第6名,每年約有6700多位國人死於事故傷害。

市立聯醫陽明院區骨科醫生董福義表示,骨骼肌肉系統及結締組織疾病今年會首度入榜,可能與台北市老年化比率逐年上升有關。台北市人口多,老年化比率也偏高,老人家行動不便,容易跌倒、骨折,尤以髖關節及脊椎部位為主。下肢骨折病人容易引發肺炎、泌尿道感染、褥瘡等併發症。臨床上發現,髖關節骨折的老年人,4成左右一年內會死亡。

根據衛生局資料,民國70年起,事故傷害一直在台北市民10大死因內,93年還列為第6名,死亡人數463位。去年死亡人數降至359位,首度被擠出榜外。但交通意外並未減少。根據台北市交通局統計,去年A2車禍(人受傷未死亡)增加2000多件,但A1車禍只增加3件。

醫生分析,事故傷害除了被骨骼肌肉系統及結締組織疾病排擠,台北市緊急醫療網這幾年發展更趨完善,急救責任醫院也多,急診資源不匱乏。另一方面,比起中南部的省道車禍,台北市車禍較不嚴重,比起總車禍增加比例,死亡車禍增加比例低上許多。

衛生局表示,99年台北市民死亡人數為1萬5047人,死亡平均年齡為73.7歲,比全國70.3歲高。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338.8人,較98年下降8.5人,在全國22縣市中維持死亡率第三低,僅高於金門縣與連江縣。

骨質疏鬆症 褥瘡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