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肥胖與主動脈剝離密切相關!醫師:「BMI大於xx」多注意胸痛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杏林.診間

醫生的職責 是盡力救治每一個病人

時報

【內容摘自《醫生,不醫死:急診室的20個凝視與思考》,作者傅志遠,時報出版】

但求無愧

若病人之死不是出於醫療疏失,為何醫生要對此懷憂喪志、食不下嚥?或許,家屬對於醫生抱有過度的期待,把醫生神格化了。

加護病房裡,有一位罹患腸壞死的老太太過世了,家屬們正在替往生者辦理離院手續。當天我是加護病房的值班醫師,交班時已被告知此位病患的狀況不佳。果然接班後沒多久病情就急轉直下,看來是撐不過今晚。除了治療之外,我當下就通知家屬們到場,也必須立即告知幫病人開刀的原主治醫師。

「腸壞死本來就是個死亡率極高的疾病,再加上病人本身的高齡與心肺功能不全,即使我第一時間就幫她進行手術,完全沒有任何延遲,可是敗血症還是一直控制不下來。病人這幾天的生命徵象都不穩定,所以我一再給家屬心理建設,老太太可能過不了這關。」電話那頭,病人的主治醫師與我交換意見。

「經過多次的解釋,家屬們應該沒有意見,都可以接受這個事實吧!」儘管我們彼此都知道醫療沒有任何疏失,病人的死亡是疾病所致,但身在這個高醫療糾紛風險的時代,只要遇到病人死亡,難免都得要問這一句。

「我剛才和病人的子女們再溝通過一次病情,基本上態度還算平靜,對我們的醫療過程也沒有質疑。」

「聽你這樣講,那我就放心了!我等會兒會到醫院跟家屬見個面。」雖然說現在是下班時間,理論上把事情交給值班醫師處理就可以,但基於對死者的尊重以及身為主治醫師的職責,他還是決定親自來醫院一趟。

離院手續辦妥,往生室的同仁將病患大體推離加護病房,她的子女們隨侍在側,主治醫師也站在門口與家屬一一致意。

「醫師謝謝您,這段時間你們辛苦了。」病人的兒子紅著眼眶,握住主治醫師的手。

「您千萬別這麼說,治療病人本來就是我們該做的,只可惜沒有辦法幫上忙。」主治醫師也很誠懇地回應家屬。

「我知道您已經盡力了,但終究我母親還是沒有救活,您可願意對我的母親說句抱歉?」我不是事件的當事人,但從旁聽到家屬的這番要求,只是感到瞠目結舌。

「這個……」主治醫師沉吟了一會,不知該怎麼回答。

「我的意思是說:身為病人的主治醫師,病人死在您的手上,難道您不用表示點什麼嗎?」從他客氣婉轉的態度,並不像某些存心找麻煩的家屬,反倒像是「真心覺得本該如此」。

「我的職責是盡力救治每一個病人,只可惜每位病人的疾病嚴重度不同,所以有些能夠救活有些卻不能。對於沒能把病人救活,我個人感到非常『遺憾』;可是治療的過程我自問一切合乎醫療常規,所以沒辦法表示『抱歉』。」主治醫師這話說得得體,既表明立場又不傷彼此和氣。

家屬們點點頭表示接受,並沒有再多說什麼。

幾週後,我與那位主治醫師的桌上各放了一張訃文,科內的秘書還特別表示,那位老太太的家屬來電,希望照顧母親臨終前的兩位醫師能夠送個花籃,告別式那天也能來上香致意。

我們兩個面面相覷,行醫過程中多少都經歷過被家屬質疑甚至提告,但被家屬要求送花與上香的經驗倒是第一次。

「你打算怎麼處理?」看著手上的訃文我有點不知所措,所以想聽聽同事怎麼說,「我只是剛好那天值班而已,你才是他的原主治醫師,所以我聽你的。」

「不要理他!病人的死又不是我造成的,若是每個死亡的病人家屬都給我一張訃文,那豈不是沒完沒了?」先前與家屬的對話已經令我們感到莫名其妙,此刻他們的要求更讓這位好修養的同事也動了氣。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他們的態度一直都很客氣,也沒有質疑過醫療過程是否有疏失。可是提出這麼奇怪的要求,大家還是小心一點的好?」由於與病人非親非故,因此對於家屬的要求,我們決定拒絕。只是防人之心不可無,沒有人知道他們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當遭到我們拒絕時,他們又會採取什麼行動?

當天下午,我們在病歷室仔細檢視治療經過,確定每一個治療環節都沒有差錯,各項治療風險亦充分告知,並且有確實的白紙黑字記錄下家屬對病情解釋的了解。為求慎重,我們也再三確認這段時間裡,家屬並沒有對院方有任何的抱怨。

原本是問心無愧的醫療行為,只因為家屬不尋常的舉動,而讓醫師不得不提心吊膽,這正是當今醫病關係惡化的寫照。

老太太的告別式當天,一如我們先前的共識,既不送花籃也不出席。

時間接近中午,卻接到院方公關人員十萬火急的來電,家屬透過關係詢問「本院代表」何時會到?

「麻煩你幫我回覆他們,傅醫師與我都有臨床工作要忙,可能不克出席。」雖然心中壓根兒就不覺得自己應該出席,但為了避免衝突,還是勉強編出理由。

「家屬是地方上有頭有臉的重量級人士,好幾個民意代表都去上香致意。公關室已經用院方名義致贈花籃了,只是家屬還是希望兩位醫師能夠撥冗出席。」這擺明就是用醫療以外的力量來約束我們,或許醫院的經營者某種程度上必須與地方人士打好關係,但對於提供醫療的專業人士,這樣的要求根本是強人所難。

在不確定家屬對醫師是否友善的情況之下,院方必須保證我們的人身安全無虞。即使百般不願意,終於我倆還是出現在老太太的告別式會場。

病人的兒子看到我們進來,面無表情地點點頭,隨即轉頭對著靈堂:「媽!幫你開刀的醫生來看您了,臨走前最後照顧您的醫生也來了!」

「媽啊!您要看仔細啊!就是這兩個醫生把您給醫死了!」病人的女兒也在旁啜泣著。

我們簡單地上香與鞠躬後趕緊離開,前後大約只待了五分鐘,這是我人生中最長的五分鐘沒有一個病患家屬不希望醫師盡力救治自己的親人,也沒有一個病患家屬不希望醫師能夠治癒自己的親人。但超越了醫療的極限之外,那些無力回天的病患,或許疾病的進程本是如此,亦或生命的盡頭該是如此。

對於病人的死亡,病患家屬該用什麼態度來面對?病患家屬又希望負責治療的醫師用什麼態度來面對?

心肺功能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