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杏林.診間

學醫守護家鄉 林仁鑫服務金門28年

守護金門醫療28年的署立金門醫院副院長林仁鑫。 記者李木隆/攝影
守護金門醫療28年的署立金門醫院副院長林仁鑫。 記者李木隆/攝影

【聯合報╱記者李木隆專訪】

堅持「留下來,做下去!」守護金門醫療28年的署立金門醫院副院長林仁鑫,是第21屆醫療奉獻獎的個人醫療奉獻獎得主。

自台北醫學院畢業後,林仁鑫返鄉在金門服務28個年頭,除了去台灣進修和接受專科訓練,他所有時間都留在金門,沒有離開過。為了補足金門的醫療需求,林仁鑫當年決定:「看當時金門缺少什麼,我就去學什麼!」於是他成為金門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腸胃科專科醫師。

不過,他懂的可不只有腸胃科。 回想醫學院畢業,剛回到金門縣衛生院服務的當時,由於醫師缺乏,「內、外、婦、兒」四大科的患者,林仁鑫都得要會看,雖像大雜燴一樣,但也因此這四大科的基層訓練他都經歷過。有時還要開刀,因為當時沒有其他醫師,他不開刀,病人就沒命了。

藥送到家 只有他願去

林仁鑫憑著對金門家鄉的責任感與愛心,28年來服務鄉親醫療,受到患者歡迎。 記者李木隆/攝影
林仁鑫憑著對金門家鄉的責任感與愛心,28年來服務鄉親醫療,受到患者歡迎。 記者李木隆/攝影
預防更勝於治療,林仁鑫在兼任金門縣衛生院課長時,與陽明醫學院教授周碧瑟合作,為金門民眾做肝病、三高慢性病全面篩檢,建立金門縣居民慢性病公衛流行病學資料庫,並在台大精神科李明濱、胡國海教授指導下,親自定期到精神疾病患者家中投藥及追蹤。林仁鑫目前還曾負責金門全縣15%B肝感染者的追蹤檢查,長期支援小金門等各鄉鎮衛生所門診業務,定期到各小學為學童做健康檢查。

同事說,林仁鑫很有包容心,對病患很好,有時候門診病人太多看不完,又不忍心看病人失望,就主動再加開看診時段,像去精神病患家裡給藥,醫院不只他一個醫師,可是只有他願意去,被病人家裡轟出來還算小事,有的是病人被關在家裡,很久沒洗澡,身上跟居所混合出濃烈的臭味,可是還是堅持下去。

民國92年,SARS襲台,金門也被風暴掃到。SARS爆發時,金門醫院出現第一個疑似病例,隔天就有4位醫師遞辭呈,而且醫師早就搭第一班飛機回台灣。當時林仁鑫擔任金門縣立醫院長,他沒有落跑,站在第一線,領導抗煞、避免院內感染,使醫院平安度過難關。

催生署醫 努力3年3個月

圖/聯合報提供
圖/聯合報提供
金門醫師人力不足,這問題從以前到現在都存在。民國91年7月1日,林仁鑫受命擔任金門縣立醫院院長,任務就是推動改制為「署立醫院」,在歷經3年又3個月的努力,使金門醫院改制為「署立金門醫院」,讓中央接手金門醫療。

改制後,金門醫院不再是「孤立無援」,衛生署培養的公費醫師可以來署立金門醫院任職,公費生來一年可抵二年服務年資,吸引很多醫師來金門。林仁鑫對此很欣慰,他認為自己對金門醫療的貢獻,除了親力親為看診服務病患,幫金門爭取到恆久、長遠、更大的醫療資源,也值得記錄。

林仁鑫堅持留在金門醫院,是因為「人在公門好修行」,留在醫院才會有較多的「武器」(設備)可以幫助更多的病患。他認為「整個台北市不差他一個腸胃科醫師」,而金門醫院就只有他這麼一個腸胃科醫師,他「願意承受這種被鄉親需要的感覺」。

「那裡需要我 就去那裡」

出身金門的林仁鑫努力讓自己做到「那裡需要我,我就去那裡」,現在署立金門醫院有金門本土醫師有6、7人,其他三分之二都是台灣來的醫師,他很高興有來自中央的資源,但也希望金門保送醫學院的學弟妹,可以繼續「留下來、做下去」。

一開始同事推薦林仁鑫參選醫療奉獻獎時,被他回絕,因為他覺得回鄉服務是很自然的事情,並不在乎什麼獎項。但同事跟他說,金門人上次得醫奉獎,已是19年前的事了,時代改變,但金門醫療的相對弱勢沒有變。公立醫院薪水「死」,離島補助一個月也才多9千多元,但林仁鑫對這塊土地有感情,跟鄉民們有血緣,不會逐薪水而居,堅持服務自己鄉親,光就這份對故鄉的愛,就應該得到掌聲!

林仁鑫1957年生於金門縣烈嶼鄉,烈嶼鄉也就是小金門,後來也有同僚暱稱他為「小金人」 。

1983年台北醫學院畢業,返鄉奉獻所學,一待就是28年,成為金門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腸胃科專科醫師。

2002年7月開始擔任金門縣立醫院院長,任內經歷對抗SARS,並推動將縣立金門醫院改制為署立金門醫院。

2005年10月1日起,擔任署立金門醫院副院長至今。

性病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