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元氣新聞

冬天是肺炎好發時節,醫師教你遠離肺炎威脅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胡松林。圖/胡松林提供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胡松林。圖/胡松林提供

聽健康

00:00/00:00

冬季氣溫變化劇烈,是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高峰期。今年冬天新冠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流感病毒等齊發,患者陸續湧現。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胡松林表示,感染新冠肺炎、流感的患者,會讓呼吸道變得更脆弱,增加寄生在人體的肺炎鏈球菌感染機率,也增加導致肺炎的機會,特別是體弱的高風險對象,恐因此有致命危機。

小孩、長者是肺炎的高風險族群,也容易引發嚴重併發症

胡松林指出,感染呼吸道疾病最擔心引發肺炎,常見罹患肺炎的高風險族群,以小孩、長者為主,特別是具有高風險慢性疾病的患者,包含慢性腎臟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炎、慢性肝病等。高風險慢性疾病患者若感染呼吸道疾病,容易導致慢性病失控,病毒或細菌透過血液至全身,讓多處器官呈現發炎反應,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會因此起起伏伏,慢性腎臟病患者可能因為免疫力變差,引發急性腎衰竭。

目前社區內流行的呼吸道疾病感染源以病毒為主,而人體長期與部分細菌共存,如黴菌、肺炎鏈球菌等,正常狀況不會造成感染,但免疫力下降時,就可能會被誘發。胡松林說,肺炎鏈球菌大多寄生在幼兒身上,部分長者也會有。多數成人具有抵禦肺炎鏈球菌的能力,但脾臟切除者、接受電子耳植入手術者、腦脊髓液曾滲漏者則幾乎沒有對抗肺炎鏈球菌的能力,成人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患者、免疫力較差者,一旦感染往往導致重症。

胡松林提醒,呼吸道疾病症狀類似,如果反覆發燒,都是超過39度的高燒,就得高度警覺。曾有患者反覆高燒不退,以為是感冒,僅到診所拿藥服用,直到出現喘、胸痛時才至大醫院求診,一照X光已是嚴重肺炎,持續注射抗生素仍無法控制,最後只能插管治療。

胡松林建議,高風險對象可自費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針對反覆發燒的症狀應提高警覺,別等到「喘」才感受到不對勁,原本可以透過口服抗生素控制的疾病,最後可能因為延誤就醫,得插管治療,且面臨到敗血症等威脅。

肺炎鏈球菌疫苗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