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教授桃花劫!收到「深偽猛男全裸床照」勒索信 專家:愈聰明愈易被騙,遇詐騙先做「一件事」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元氣新聞

掌握三關鍵 正確營養介入有效減緩癌疲憊

正確的營養補充、規律運動以及藥物介入是有效改善癌疲憊的重要關鍵 (左起總經理邱建智、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榮譽理事長王輝明、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蔣鋒帆)。
正確的營養補充、規律運動以及藥物介入是有效改善癌疲憊的重要關鍵 (左起總經理邱建智、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榮譽理事長王輝明、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蔣鋒帆)。
圖/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提供

108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新發癌症人數為12萬1254人,比107年增加了5123人,推估癌症罹患人數將持續上升,癌症儼然已成為國人必須面對的健康課題。

過去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指出,有9成癌症患者不知道癌因性疲憊,甚至有近8成的癌症患者認為這是治療中必然的現象,然而,癌因性疲憊若不妥善處理,則可能導致疲憊狀況加重,進而增加癌症治療的困難及影響預後。

調查顯示:3成癌友因癌疲憊治療中斷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蔣鋒帆表示,除了癌症本身帶來的生命與健康威脅之外,疲憊也是癌症患者十分需要重視的問題,癌因性疲憊與一般的疲憊不同,這是一種與癌症及癌症治療相關的疲憊感,通常無法透過睡眠、休息而快速恢復,且即使在癌症治療結束後都有可能持續發生。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榮譽理事長王輝明表示,營養與癌因性疲憊的成因與影響環環相扣,癌症患者在病程中因營養攝取不足出現體重減輕、肌肉流失、體力不足的現象,進而導致癌因性疲憊,而又因疲憊感影響正常進食,降低患者的體力,最終導致營養不良,減低對治療的耐受程度,嚴重恐導致治療中斷。/p>

癌症營養介入數據公布。<br />圖/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提供
癌症營養介入數據公布。
圖/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提供

營養支持計畫成果大公開! 營養介入真的有感!

一項針對癌症患者的營養介入調查,與全台共40家醫院合作,共計151位癌友完成計畫,分別讓參與營養介入計畫的癌友每日飲用2瓶癌症專用營養品,並於介入後2週及介入後4週進行癌疲憊程度評量,結果顯示,在營養介入前,有89%癌症患者表示過去一週內感到異常疲憊,在每日兩瓶的營養品介入4週後,33%的患者表示疲勞感消失;平均疲憊量表分數則從介入前的6.3分,在營養支持計畫介入滿4週後,降為3.3分,從中重度疲憊降至為輕度疲憊,甚至有患者疲憊感完全消失,調查顯示,在癌症專用營養品介入後,癌友癌疲憊狀況皆有明顯改善,由此可見正確的營養補充、營養攝取量與介入時間都是對抗癌因性疲憊的關鍵。

癌症營養介入數據公布。<br />圖/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提供
癌症營養介入數據公布。
圖/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提供

打擊癌疲憊營養三關鍵 低醣、優脂、高蛋白

王輝明榮譽理事長指出,正確的營養介入對於改善癌因性疲憊有著相當的幫助,目前市面上有許多專門為癌症患者量身訂製的營養補充品,其中最重要的三大關鍵就是低醣、優脂、高蛋白。癌細胞熱量來源主要是從醣類中的葡萄糖而來,且癌症易造成胰島素阻抗性,影響胰島素功能,導致高血糖的問題,故建議減少醣類的攝取。而蛋白質是建構身體肌肉的原料,因此治療期間飲食上建議維持高蛋白飲食;治療結束後則建議增加優質脂肪的攝取,像是魚油,魚油中的EPA是屬於Omega-3不飽和脂肪酸成分,能幫助身體對抗發炎反應,減緩癌因性疲憊的不良感受。

打擊癌疲憊三要素 營養、運動、藥物改善癌疲憊

蔣鋒帆理事長呼籲,癌症患者一旦出現無法透過休息改善的疲憊感,就應該提高警覺,除了可以透過營養攝取,也可以藉由規律運動來改善,若是屬於嚴重程度的,則建議透過專業醫師評估是否採以藥物介入治療。王輝明榮譽理事長強調,癌因性疲憊是癌症患者的潛在大敵,從日常癌症患者能做到的營養介入著手,就能有效改善癌因性疲憊,讓癌症患者養好體力,癌症療程不中斷。

課程推薦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