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高伯伯因腸絞痛、貧血、及四肢無力,住院檢查卻遲遲找不出原因。直到家人說:「爸爸常吃中草藥補氣」,醫師趕緊驗血,發現他血中鉛濃度達131.7(ug/dl),是上限值10(ug/dl)的13倍!經螯合劑治療,他的血中鉛濃度降回正常值,一周後便恢復元氣回家去,但也不敢再亂吃來路不明的草藥了。
彰化秀傳醫院職業醫學科主治醫師李育慶表示,國內常見的重金屬中毒來源,大部分來自工業暴露,例如砷、鉛、鉻、鎘、鎳、或汞等,一般人比較難接觸到。不過,還是有少數為飲食或用藥習慣造成,就如同高伯伯一樣。
「在居家發生的重金屬中毒,多半是吃到有重金屬汙染的食物」李育慶舉例,大型深海魚類是食物鏈頂端生物,所含的重金屬就比較高,原因是牠們會吃浮游生物、蝦子、和小魚,而這些小生物可能曾在沿海受到工廠排放含有重金屬的廢水所汙染,像之前曾在日本發生的水俁病,就是汞汙染海中生物,再被人類捕食後所造成。
換句話說,若喜歡吃大型魚類、特別是生魚片的人,很可能不知不覺就把汞給吃下肚。至於帶殼海鮮,例如文蛤、牡蠣、蝦子等,也很容易累積重金屬砷,而砷已被證實為致癌物質,可能引發皮膚癌、膀胱癌等。
李育慶表示,早期台灣西南沿海發生的烏腳病事件,原因就是砷中毒。因沿海地區習慣使用地下水,之後調查發現水中砷濃度超標,鑿井取水的居民長期喝下受砷汙染的地下水,出現慢性砷中毒,最後引起下肢血管栓塞和壞死。
此外,1980年代桃園農地發生的「鎘米」事件也曾震驚全國,因工廠排放的汙水沒有適當處理,汙染灌溉渠道,導致農民使用汙染水源來灌溉農作物。
別吃來路不明草藥 重金屬中毒影響多系統器官
值得提醒的是,來路不明的中草藥材很容易被民眾忽略。「這些藥材因為沒有經過把關,可能含重金屬成分,結果就讓重金屬一點一滴累積在體內,補氣不成卻中毒」李育慶說。
李育慶提醒,從重金屬暴露到出現症狀,是要經年累月的,症狀包括頭痛、噁心、呼吸困難、手腳無力、疲倦、虛弱等,而且還可能影響很多器官,例如肝、腎、神經系統、造血系統等。
比較嚴重的狀況是,男性會不孕,或是孕婦出現流產、早產、胎兒畸形、或胎兒低體重等問題。假如是在職業環境中碰觸到大量重金屬所造成的工傷事件,勞工朋友也很可能因此急性死亡。
體內重金屬半衰期長 驗血驗尿可加速診斷
難道人體不能自我排毒嗎?「很困難」李育慶解釋,重金屬在體內的半衰期很長,以鎘米為例,吃進體內的半衰期為2.5個月,但沉積到肝、腎,則延長10~20年不等。「假如被骨頭吸收,基本上要經過25年以上濃度才會減半。」
麻煩的是,除非是勞工朋友,大部分民眾很難會在出現症狀時,想到是重金屬中毒。即便就醫,醫師也不太可能在一時半刻內做出正確判斷。
「因為從開始暴露到產生症狀,有可能已經過了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的時間。且需要重金屬累積到一定的濃度才可能出現症狀,而出現的臨床症狀又不見得有特異性,所以也會有延遲就醫的可能。」李育慶說道。
不過李育慶表示,只要醫師問出病人的特別飲食習慣,例如特別常吃中藥或海鮮等,就會透過抽血及驗尿檢查等來抽絲剝繭,找出重金屬中毒的可能性。他也提醒民眾當發生不明原因的症狀時,仍應立即就醫,尋求醫師幫忙。
圖/李育慶醫師提供
如果確定是砷、鉛、鎘、汞、鎳中毒,針對比較嚴重的病人會採取螯合療法,這是藉由螯合劑與重金屬結合後,使之在體內的化學性質穩定,並把過量的重金屬從尿液排出。至於急性鉻中毒的病人,則會採換血治療。
李育慶說,假如只是單純的重金屬超標,則會採支持性療法。例如請病人改變飲食習慣,並多攝取含有豐富鋅、鈣、鎂、鐵質、維生素C、維生素E、花青素、兒茶素、或抗氧化物的食物,例如奶蛋類、肉類、蔬菜、葡萄、莓果類等
「這些營養素可以跟有害重金屬競爭腸胃道的吸收,減緩重金屬被人體吸收的機會」李育慶說道。
預防重金屬中毒 一般人可在健檢時做檢測
平時該如何預防重金屬中毒?李育慶表示,如果是在電鍍業、鉛蓄電池業等場域工作的勞工族群,應確實做好口罩及手套等防護用具的佩戴,在工作場所也要避免飲食喝水,下班建議在公司內洗完澡、換掉汙染衣物再回家。
一般民眾則可以透過健康檢查時安排重金屬檢測。李育慶提醒,檢測前一周要避免吃海鮮,只要沒有特別飲食習慣,基本上是不會超標。平常也應該減少生食,採購有產銷履歷的新鮮食材,不吃來路不明的中草藥材,都能減少風險。
李育慶醫師小檔案
● 現任:
彰化秀傳醫院家庭醫學科 主任
彰化秀傳醫院職業醫學科 主治醫師
彰濱秀傳醫院家醫科/職醫科 兼任醫師
● 學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前彰化基督教醫院職業醫學科主治醫師
前彰化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前彰化基督教醫院社區健康促進中心主任
中華民國家庭醫學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職業醫學專科醫師
● 專長:
常見急性疾病的治療與衛教、各種慢性病持續性及周全性診療、勞工健檢、複檢暨諮詢、職業病診斷及預防
圖/李育慶醫師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