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口不好不用愁 小港醫院介護食吃得到幸福感
高齡化社會到來,許多長輩牙口不好,咀嚼、吞嚥發生困難,另有些中風或巴金森氏症病患,進食也有障礙,高雄市小港醫院與高雄餐旅大學合作,比照日本標準開發多款介護食,飯菜軟嫩如泥,但色香味俱全,營養也不減,讓病友也能吃得「很幸福」。
68歲的陳先生早年因吃檳榔造成牙齒鬆軟,年老後咀嚼困難,再好吃的東西也無福消受,但吃過小港醫院的「介護食」後,不但入口即化,也覺得美味,唯一埋怨的是,不能宅配到府。神經科醫師謝升文表示,一些中風或巴金森症病友,也常有吞嚥困難情形,「介護食」因易入口,可以補足營養。
小港醫院和高餐合作開發的「介護食」套餐,有東坡肉、雞腿、魚排等塑形餐及香菇雞、和風燒肉等泥質餐,還有入口即化的慕斯餐,醫院營養室主任侯孟伶說,院方花了大半年時間與高餐老師一起研發,每份餐熱量約800大卡,含主菜、配菜、湯品及水果甜點,為提升食慾,如何將泥狀的菜餚塑形,須突破技術關卡。
八種「介護食」套餐以中式、西式、日式餐食口味進行調理,主菜有雞、豬、魚及素食,符合病友口味需求。塑形餐有東坡肉、照燒雞腿、檸檬鯛魚排、鮮菇豆腐排,泥質餐有玉米香菇雞、洋蔥和風燒肉套餐,慕斯餐有法式鮭魚慕斯「菠菜咖哩豆腐排兩種。
高餐大中餐廚藝系老師趙憶蒙表示,許多病友因咀嚼困難無法享受美食,因此「介護食」製作時需要細碎食材,但為了讓病友食用時也能看到菜餚的形狀以刺激食慾,因此添加山藥蛋白米穀粉增加塑形時的黏稠度,讓菜餚軟綿滑順,容易入口。目前是專供住院病友,未來不排除開發調理包,供應一般大眾。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躲過死劫餘悸猶存 紅鼻子醫師「撐竿跳」助病童
亞洲第一本醫院「多多書」 醫師:助罕病兒遠離憂鬱
防鍵盤沾病毒 台大啟用「抗菌」公衛電腦
中大醫院初核過關 拚2027營運
台安醫院涉詐遭查 健保署:近兩年都有違規紀錄
太魯閣號愛心捐款 陳時中:已募4億多、想取消可退款
志玲姊姊無私的愛,可以由小孩到大人
募款惹議 衛福部最快本周核定善款管理作業要點
南基成立乳癌醫學中心 提供南投鄉親更好醫療服務
影/比普悠瑪嚴重百倍 百人修補拼湊遺體盡是心痛
太魯閣號出軌/助傷者復原 衛福部募款、健保擬預留10億總額支應
太魯閣號出軌/暖心醫護消…穿白袍衝入隧道 安撫嚇哭幼兒
太魯閣號出軌/台大醫院痛失資深加護病房護理師
太魯閣號事故 白袍醫漆黑隧道緊抱孩童令人動容
太魯閣號出軌/列車出軌人間慘劇 醫師說這些人易患PTSD
羅瑩雪乳癌病逝享壽70歲 檢察界震驚:4月太令人悲傷
兒少保護福利法案推手 法務部前部長羅瑩雪昨晚辭世
太魯閣號出軌/談事故救援 陳時中談傷況兩極現場立即檢傷
太魯閣號事故傷亡慘重 指揮中心記者會前默哀一分鐘
患者15年增26倍!台中榮總跨科成立發炎性腸道疾病中心
搭火車遇難如何自保?「消防專家」林金宏提六點觀念
太魯閣號事故 生命線總會:4步驟預防替代性創傷
太魯閣號出軌/沒有安全帶列車遇上高速撞擊 專家:比空難還可怕
太魯閣號出軌/釀重大傷亡 學會籲「心理急救」應速啟動
太魯閣號出軌/事故現場需大量大體袋 花蓮人臉書籲花蓮禮儀社支援
太魯閣號出軌/火車坐哪才安全? 專家揭保命方法:姿勢才是重點
太魯閣號出軌/台鐵1976年以來最嚴重的事故 產壽險啟動快速理賠、加發慰問金
太魯閣號出軌/重大意外大量傷患 健保署籲可「例外就醫」免卡可看診
太魯閣號出軌/搭火車、高鐵該繫安全帶?專家:高速火車用安全帶 反成致命配備
智慧醫療升級 台中榮總遠距照顧榮家住民與腦中風患者
猜你喜歡
生這些病別亂吃水果! 一張表看懂「疾病對應忌食」清單
胸悶、胸痛是心肌梗塞,還是肺炎?
好市多蘋果連三周出包!兩萬多公斤遭退運銷毀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體重破百直腸科名醫陪兒路跑甩肉20公斤 病患以為看錯醫師
黃元德的養生秘訣/早餐黑咖啡 每日三蔬果
羅瑩雪乳癌病逝享壽70歲 檢察界震驚:4月太令人悲傷
中年的你如何面對父母離去?眼淚必須適可而止,頹喪只能暫留片刻,因為我們任重道遠…
病人把命託給你,怎能不給他電話?陳晉興沒外科醫師架子,陳文茜陳佩琪肺癌都找他
志玲姊姊無私的愛,可以由小孩到大人
台安醫院涉詐遭查 健保署:近兩年都有違規紀錄
「親人的離開真的很痛」送走爸爸弟弟妹妹,吳念真:絕對別叫憂鬱症患者快樂一點
史上首次!食藥署砸千萬搶奎寧失策 免費配送藥局銷庫存
限水抗旱用電也得注意 5個小叮嚀保你安全
3種老人常用藥 服用不當反危險
茄紅素抗老又防癌!營養師建議一事更易被身體吸收
兒少保護福利法案推手 法務部前部長羅瑩雪昨晚辭世
痠痛吃肌肉鬆弛劑有效?藥師解析5種常用藥,副作用大不同
太魯閣號愛心捐款 陳時中:已募4億多、想取消可退款
吃了就會好睡?能自行停藥嗎?藥師剖析,關於安眠藥你不知道的6件事
太魯閣號出軌/暖心醫護消…穿白袍衝入隧道 安撫嚇哭幼兒
太魯閣號出軌/台大醫院痛失資深加護病房護理師
長者出外頻走失、跌倒 醫師:11症狀應就醫檢查
健保給付制度 將出現2大變革
醫病平台/一盒被退回的鳳梨酥:怪胎與自閉症的兩種文化
導管置換主動脈瓣膜 健保有條件全額給付
熟年如何安居/裝ㄇ型扶把 助上下樓 超前部署 換購電梯房
侯佩岑苦勸去健檢!林月雲不想心理有負擔,失控罵女「你說完了沒」
太魯閣號出軌/火車坐哪才安全? 專家揭保命方法:姿勢才是重點
熟年如何安居/馬桶旁裝扶手 浴室鋪防滑墊
阿茲海默症新藥試驗成功 為何卻讓公司股票大跌?
孝子揹父母下樓就醫 辛苦熬了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