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安胎藥禁不禁兩難 醫界要求替代藥
乙型受體素類口服安胎藥由於副作用風險較高,歐盟早已禁用,衛福部食藥署最近研議跟進,婦產科醫師陷入兩難,因為台灣、歐美的國情不同,認為找出替代用藥更是當務之急。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台平均每11名新生兒就有1個早產兒,發生率8%至10%,是5歲以下兒童死亡首要原因,早產危險因子包括孕婦年齡、多胞胎妊娠、吸菸、飲酒、藥物、妊娠高血壓或糖尿病等。
長庚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洪泰和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對胎兒而言,子宮頸是寶寶從媽媽肚子裡來到這世界上必經的一道門,這門平時緊閉、摸起來硬邦邦的,直到生產時才會擴張、變得鬆軟,但若在懷孕37週前提早出現「開門」徵兆,就是所謂早產徵兆。
洪泰和表示,綜觀過去20年,台灣早產發生率約為10%,並未因醫學發展或少子化而降低,按照每年17萬名孕婦推估,至少有1.7萬人須安胎,加上台灣安胎條件較寬鬆,每年大約4萬到5萬名孕婦有安胎需求。
全台使用量最大的安胎藥為乙型受體素類安胎藥ritodrine,是上市數十年的老藥。然而,歐盟於2013年一項報告顯示,乙型受體素類安胎藥恐引發肺積水、心跳過快等嚴重副作用,早已全面禁止以此成分口服藥治療產科疾病,很多美國的醫院也都不用。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2013年曾評估禁用乙型受體素類安胎藥,但當時認為仍有用藥需求,近期重啟評估,最快今年底會有結果。
不少醫師呼籲政府提出解方前不應貿然禁用,強調台灣健保行之有年,早已形塑出獨有的安胎文化,即便知道這款藥有風險,但一旦禁用又可能陷入無藥可用窘境,還可能增加醫療糾紛。
洪泰和指出,國外因醫療費用昂貴,對於早產徵兆判定也比較嚴格,當孕婦出現規律宮縮,合併子宮頸出現漸進性的變化,醫師才會判定為有早產風險,給予安胎藥,這種狀況下平均一週內就會早產。
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施景中也說,早產兒原則上只要滿28週,醫療團隊都能妥善照顧,歐美國家擔心用藥對母親健康造成危害,大多不主張安胎,目前也沒有證據顯示,延長安胎時間對孩子就一定比較好。
為此,歐美指引中大多建議給予48小時安胎藥穩定子宮,儘早透過類固醇促進胎兒肺部及其他器官的成熟,並且送到有照顧早產兒能力的大型醫院待產,有助降低早產兒死亡率,但這在台灣恐怕會引起不少爭議。
在很多台灣的父母心目中,孩子待在媽媽肚子裡的時間愈長愈好,許多準媽媽們不惜冒著風險、花大錢、在床上躺好幾個月安胎,就是要「安好安滿」。
洪泰和說,台灣因健保普及,加上就醫便利、便宜,國內婦產科醫師大多採取防禦性作法,只要孕婦出現規律宮縮,即便只有30%早產機率,仍會給予口服或點滴安胎藥物。
實際上,除了乙型受體類安胎藥,另有一款降血壓藥、一款止痛藥也具安胎藥作用,在歐美大多作為第一線口服安胎藥使用,台灣也有部分婦產科醫師會開立此藥。
然而,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新竹馬偕醫院婦產科主任黃閔照說,因「安胎」並非這些藥物的適應症,必須仿單外使用,開立藥品時必須另外花費心力解釋開這些藥的原因,甚至因此引發不少醫療糾紛。
施景中指出,這些仿單外使用的藥物雖然沒有傳統安胎藥的副作用,但吃了會頭痛、血壓偏低的孕婦也不適合使用,在藥物選擇有限的情況下,傳統安胎藥仍有使用必要,否則孕婦可能認為是沒好好安胎才導致早產,最後挨告的還是醫師。
黃閔照呼籲,食藥署若真要禁用乙型受體素類口服安胎藥,應先提出解方,例如由食藥署公告特定降血壓藥、止痛藥可作為安胎使用,別再讓婦產科醫師承擔所有風險,並給予過度時期,切勿說禁就禁。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公費流感疫苗全民開打!台中還有4萬劑用完為止
陳昇證實罹口腔癌 不捨35年髮妻「和夫人還有約定」
祁家威提告爭取跨國同婚 法院:肯認在我國可登記成立
罔腰向高市衛生局自承:實未懷孕、超音波照非本人所有
國軍每餐吃鳳梨?國防部:「假訊息」製造社會紛亂
3月起擴大給付B肝抗病毒藥 估3880人受惠
理科太太賣維他命 衛局將約談
藥品部分負擔至少40元?診所醫:三天藥才66元不符比例
植物人奇蹟式甦醒 創世台東院為他辦畢業典禮
醫師分享急診與鳳梨故事 玩笑稱「吃鳳梨一舉兩得」
港媒報導 吳孟達今下午病逝 享壽70歲
桃園人幫CPR意願六都最高! 去年103人從鬼門關撿回一命
部分負擔漲又擴大免收?醫改會:完整公布精算才能服人
元宵節12大禁忌 別穿這色條紋衣、剪髮「一年都存不到錢」
健保費率、部分負擔雙漲 醫療工會批無助改善血汗醫院
部分負擔新制不設年度總金額上限 最快五月核定
整理包/228三天連假就醫別亂跑! 醫院服務門診資訊一次看
健保部分負擔小漲方案最快三月出爐 專家籲先公布影響評估
陳時中證實:部分負擔會小幅提升、不影響弱勢慢箋
部分負擔調整方案曝光 衛福部:還沒收到健保署資料
友曝吳孟達肝癌化療虛弱無力說話 僅能手勢給反應
看完中醫後重金屬中毒 衛福部將稽查
余苑綺過年前發現癌症2度復發 肝臟和淋巴又出現癌細胞
吃減肥藥不再腹瀉油便 國衛院新奈米技術最快下周技轉
罔腰再曝「流血」引熱議! 高市衛生局今發函通知說明
全台第三家!台大癌醫質子系統 明年啟用
變性網紅罔腰自曝懷孕 衛生局明發函要求一周內陳述意見
赴高醫調查罔腰懷孕案 高市衛生局結果出爐
總統府國策顧問「崑濱伯」於老家安詳去世 享耆壽92歲
有空汙!中南部恐大範圍橘警甚至紅害,減少戶外劇烈運動
猜你喜歡
陳昇證實罹口腔癌 不捨35年髮妻「和夫人還有約定」
罔腰向高市衛生局自承:實未懷孕、超音波照非本人所有
禁用於食品還用!查獲黑心寶寶米餅工廠近500公斤
嫌孝親費月給1萬太多!妻氣「公婆又不是殘廢」 網傻眼:自私
金莎要改名金莎「含餡巧克力」? 巧克力新制明年上路
你的降血脂藥吃對了嗎?藥師為你說分明
植物人奇蹟式甦醒 創世台東院為他辦畢業典禮
理科太太賣維他命 衛局將約談
貴婦茶品牌TWG檢出農藥超標 近300公斤遭退運
你打了嗎?醫師列7大成人所需疫苗備足完整抵抗力
充工業氮氣黑心米餅遭爆 醫師:恐有濃度不純、雜質風險
高齡醫學權威陳亮恭接任關渡醫院院長 發展健康社區
院長講堂/聯新醫院長張煥禎 社區醫療20年落實雙向轉診,讓病人更願意到診所就醫
元宵節12大禁忌 別穿這色條紋衣、剪髮「一年都存不到錢」
如果有一天我們比寵物先走 遺物整理師告訴你遺留寵物的孤獨死現場
不含尼古丁的電子煙比較安全? 專家曝背後真相:「這口味」最毒
港媒報導 吳孟達今下午病逝 享壽70歲
罔腰自稱懷孕太荒謬 高市衛生局指傷害不孕婦女情感
藥品部分負擔至少40元?診所醫:三天藥才66元不符比例
醫師分享急診與鳳梨故事 玩笑稱「吃鳳梨一舉兩得」
醫病平台/一定要插鼻胃管嗎?高齡病人和家屬與醫師間的三方對話
長輩吞嚥退化易嗆咳! 營養師建議「高齡飲食準備3技巧」
植物油逾5%不准叫巧克力 正名新制111年上路
肌肉量少也會影響心臟?研究:心臟病風險多81%
原來「油」這麼一回事 搞懂食用油的製程,從此安心用油!
奈良美智訪台隔離期滿 檢驗陰性出關吃剉冰
余苑綺過年前發現癌症2度復發 肝臟和淋巴又出現癌細胞
我的經驗/不給下一代負擔 為自己做好安養
天氣一變就頭痛 竟是鼻竇炎惹禍!
你都幾點才睡? 神經科醫揭「愛熬夜下場」恐從內傷到外
「我好喜歡住安養院」堅持送婆婆去,媳婦忍兩年不孝罵名,終於證明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