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傳出有一名51歲男性打過流感疫苗十天後出現神經症狀,送醫後確診為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é 症候群,簡稱GBS)。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這是罕見的自體免疫疾病,僅少數研究認為與流感疫苗有微小相關,同時也要確定不是其他感染造成,才能確定與流感疫苗相關,這部分需要請疫苗救濟相關的專家進行審議。
疾管署防疫醫師鄒宗珮表示,病人目前在加護病房持續治療當中,發病原因還沒有答案,必須根據完整的病程及病歷資料才能研判。如果家屬願意,可以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前可以詢問醫護人員所用的疫苗廠牌,可以選擇不打,但是沒有辦法選擇廠牌。
根據醫學相關文獻,GBS發生率約每年每10萬人一至二例,男女比例約為1.5至2比1,好發於年輕人與老年人,約每增加10歲便會增加20%發生機率。約三分之二GBS病人發病前便具備「前驅感染」特徵,包 括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腸胃炎、病毒感染及 細菌感染,少數是注射疫苗及手術後發生。
GBS於診斷上需先排除腦血管疾病與中樞神經感染,再配合相關的神經傳導測試,才能確診。雖然施打疫苗引起GBS極為罕見,但施打疫苗可視為對於免疫系統的刺激,過度活化的免疫系統便轉而攻擊周邊神經而發病,因此,若病人施打完疫苗後發生神經學方面的異常,則需考慮GBS發生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