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什麼是低GI飲食?營養師教你外食「GI搭配法」,食物加「1味」可降GI值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元氣新聞

明年費率漲至5.17%救健保 學者:拖越久要漲越多

2020年公共衛生聯合年會今舉辦全民健保論壇。左三至右一為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前衛生署署長楊志良、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副院長連賢明、台灣健康保險學會理事長鄭守夏、前健保局局長戴桂英。記者邱宜君/攝影
2020年公共衛生聯合年會今舉辦全民健保論壇。左三至右一為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前衛生署署長楊志良、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副院長連賢明、台灣健康保險學會理事長鄭守夏、前健保局局長戴桂英。記者邱宜君/攝影

2020年公共衛生聯合年會今舉辦全民健保論壇,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副院長連賢明指出,相較其他國家,台灣健保嚴格控管支出,使醫療支出成長緩慢,但民眾自付額比例卻達35%,比韓國還高。另外,健保開辦25年來僅調漲過兩次,頻率太低,人口持續老化若拖著不調整,費率漲幅將愈來越大,民眾更難接受。連賢明建議,最好每年定期調整費率,或至少每兩年調整一次。

連賢明演講資料顯示,健保開辦至今費率只有調漲過兩次,一次是2002年衛生署前署長李明亮從4.25%調整到4.55%,一次是2010年前署長楊志良從4.55%調漲到5.17%,其後只有調降,2013年調降到4.91%,2016年更降到4.69%。結果健保已連續四年收支不平衡,短絀逐年拉大,今年短絀粗估已達到736億元,高出去年短絀約417億元甚多。

為何調高費率這麼困難?連賢明說,因為調整費率都要以「長官的去留」為代價,受到很大政治阻力,每次一調整,健保滿意度就下降。為了弭平經常性的收入不平衡,只好去找菸捐、補充保費等財源,越來越依賴過去累積的安全準備金,是很不健康的保險財務結構。然而,台灣人口正快速老化,費率調整只會越來越急劇,「如果一直往後延,每次漲幅都會很大,民眾會更難以接受。」

連賢明建議,每年依照收支平衡來調整費率,以安全準備維持一個月保險給付為目標,如此最符合健保當期平衡的精神,也能降低費率調整幅度、減少對安全準備金的依賴。若每年調整,明年只要調高到4.83%,漲幅只有2.93%,後年費率再調到5.51%,漲幅在14.17%,但之後就會比較輕鬆,2023到2031年每年調整幅度都只有3-3.5%,可以維持收支平衡。

如果要跟著總統任期,每四年才調整一次,明年費率要調整到5.41%,漲幅為15.42%,2025年費率要調整至6.39%,漲幅為17.98%,調漲幅度仍舊很大。連賢明估算,健保費率若每兩年調整一次,明年調整到5.17%,2023年再調到5.78%,調幅大約都是10%,如此比較可行,也符合健保會委員的任期。

除了調高費率之外,提高部分負擔或改以家戶總所得為費基,不能增加收入、減少支出,改善健保財務嗎?連賢明認為效果都很有限。

連賢明表示,過去已經有許多針對部分負擔的研究,學理上來講,提高部分負擔對於「抑制浪費」很有限,頂多減少2-3%支出,不是大家所想像期望的那麼有效。二代健保收取補充保費之後,費基已逼近95到96%可掌握總所得,家戶總所得頂多再增加4到5%。

連賢明說,若真要去收現在收不到的錢,例如退休所得,就要改變目前「以薪資為基礎」的計算結構,畢竟退休老人越來越多,主要負擔保費的工作人口卻越來越少,但健保現制無法處理這個棘手問題。

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於論壇與談時表示,下個月(11月)健保會主要是審議費率,健保署會提供所有背景資料給健保會委員參考,但是健保署在健保會上只是列席,決定都要看委員審議結果。

蔡淑鈴說,如果健保會有共識提給衛福部,是最好的結果;如果健保會沒共識,就要等衛福部決定,再報請行政院核定。行政院要衡量的層面更多,包括其他保險財務、民眾負擔、雇主負擔等。她強調,「待費率出爐,看看與財務平衡的距離有多少,才會討論是否要調整部分負擔」,健保署針對各種收取方式都已有模擬試算。

連賢明表示,健保會應該將每年健保費撥出0.01%做研究,以回答一些攸關政策的重要問題。不然健保會委員很難檢驗健保署的提供資料和運算方法,「討論到最後一定健保署贏,他講什麼也只能,接受頂多砍一點點。」

健保 保費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