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會即將協商費率調整,2020年公共衛生聯合年會今舉辦全民健保論壇,多位在衛生及健保相關單位擔任要職的今、前朝官員皆出席討論。前衛生署署長楊志良表示支持改革部分負擔,建議將門診和住院部分負擔合而為一、採取定率制,並設立年度天花板。
至於費率,楊志良認為現在不是漲的好時機,他開玩笑說,「我不相信蔡英文可以擋得住財團壓力去漲健保,如果可以,我改投民進黨,我代表綠營去跟費鴻泰競選,而且永遠支持民進黨。」
「我很佩服陳時中,但是我很討厭他。」楊志良表示,陳時中說「要健康就要投資」,這是對的,但重點是要投資什麼?楊志良說,台灣每年用於預防保健的經費不到健保支出的1%,一年才七、八十億,這才是最大的問題所在。
楊志良說,當年規畫全民健保,他草擬的母法第一條就是要包括「預防保健」,後來被拿掉,二代健保他再次放進去,又被立委拿掉,結果全民健保變成「醫保」不是「健(康)保」,是完全錯誤。他呼籲健保應該要更努力「減少不必要的痛苦」,而不只是執著於延長壽命,因為「有心跳不等於有生命」。
不漲費率,怎麼救健保財務?楊志良認為可以改革現行部分負擔制度。他說,現在部分負擔是一筆一筆算,而且為了收取方便,採取定額制,而不是定率制;另外門診部分負擔沒有上限,住院才有上限,重大傷病、檢驗檢查、慢性病處方箋則都免除部分負擔。
楊志良說,現在資訊技術發達、電子支付方便,應將門診、住院、檢驗檢查、藥品等所有的部分負擔合併計算並採取定率制,同時訂定天花板,例如以國民平均年所得的百分之十為年度上限。另外,部分負擔的收取與否,應視其付費能力而定,要保障經濟困難弱勢者,但不應全免重大傷病者的部分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