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醫藥新聞

本土劇神奇的「起死回生」術

‧書名:鐵與血之歌:一場場與死神搏鬥的醫學變革<br>
‧作者:作者:蘇上豪
‧出版社:大邑文化
‧出版日期:2014/08/01
‧書名:鐵與血之歌:一場場與死神搏鬥的醫學變革 ‧作者:作者:蘇上豪 ‧出版社:大邑文化 ‧出版日期:2014/08/01

【文、圖/摘自大邑文化《鐵與血之歌:一場場與死神搏鬥的醫學變革》,作者蘇上豪】

「起死回生」術

不知本土劇有什麼魅力?常讓不少和我母親一樣的婆婆媽媽每天守在電視機前等著收看。雖然電視臺不斷推出新劇,不過裡頭的劇情結構一直重複老哏,不斷出現冗長無聊的橋段,但仍不影響觀眾對它們的厚愛。所以,即使是嘴裡不斷咒罵,演出時間到了還是會讓她們像著魔一樣,打開電視滿懷期待。

對於這些本土劇我是敬而遠之。不是怕自己看上癮,而是受不了當中很多灑狗血的荒謬劇情。尤其是牽涉到「醫療專業」的場景,常被改編成類似馬戲團的娛樂片段,以吸引觀眾朋友的注意。關於這點,總會讓我忿忿不平,好幾次想打電話去電視臺痛罵那些無聊及惹事生非的編劇。

最胡扯的劇情莫過於一則「電擊活人」的報導。

據報導指出,為了刺激收視,某電視臺的本土劇安排了一場男、女主角在救護車上的對手戲。男主角為了騙女主角回家,於是在機場假裝心臟病發作被送上了救護車,而女主角和男主角打賭,若是可以裝病被送到醫院,就算他贏,並且會乖乖跟著他回家。

上了救護車之後,女主角說服車上的醫護人員對男主角施予電擊急救,男主角是滿臉猙獰,咬牙強忍第一次電擊,但還是撐了過來。隨後,女主角要求將電力開到最大,男主角因為受不了而舉白旗投降。

看到了這則報導,我覺得那些編劇簡直瘋了。為了吸引觀眾,提高收視率,竟然做了不僅是錯誤、而且是最壞的演出,除了表現出對醫療專業的「無知」之外,也誤導了民眾對於心臟「電擊治療」的認識,把它看成是娛樂大眾的馬戲。

基於上述的理由,我覺得有必要把對電擊心臟 (cardioversion)(其實目前應該叫心臟整流術)這個治療方式有關的歷史脈絡做個整理,才能以正視聽,避免錯誤的訊息被散播。

人類對於「電」這個僅能感覺,而沒有實體的現象,一直保持高度的興趣。早在西元前六世紀,希臘學者麥里特斯 (Miletus) 就發現,用布摩擦琥珀後,會吸引如羽毛等等的輕小物件—他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記載「靜電」的實驗者,所以「電」這個字起源於希臘字的「琥珀」,也是這個原因。

在中國,西元三世紀的晉朝張華所著《博物志》裡,也有如此的記載:「今人梳頭,解著衣,有隨梳解結有光者,亦有吒聲。」這裡所說的情況,應該是頭髮因為梳子的摩擦而產生靜電,所發出的閃光與劈啪之聲。

另外還有一個西方航海史的傳說「聖艾爾摩之火」(St. Elmo’s fire) 更是有趣。

早期的水手在狂暴的雷雨中航行,常看到船隻的桅杆上發出火花的現象,在他們脫困之後,認為是船員的守護聖人聖艾爾摩 (St. Erasmus of Formiae) 顯靈,所以才會稱它為聖艾爾摩之火—這其實是雷雨中強大的電場造成空氣離子化的現象,而在導電中放出了強光。

上述的歷史記載,說明人們只能透過敘述某些特定的現象,間接感受「電」造成的現象,直到萊頓瓶 (Leyden jar) 的發明,才使得電學的研究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1745 年,荷蘭萊頓大學教授莫斯程布魯克 (Musschenbroek) 成功利用盛水的玻璃瓶來儲存電荷,並將結果於 1746 年發表在法國皇家科學院的學報上,之後一位法國物理學家諾萊特 (Nollet) 將該玻璃瓶命名為萊頓瓶。

雖然萊頓瓶的實驗,可以促進當時的電學研究,但是在醫學的研究上卻乏善可陳,一開始它也只是娛樂人們的表演方式:有人利用萊頓瓶的火花殺死老鼠和母雞、點燃火藥或是酒精。而諾萊特更在巴黎聖母院外,用儲滿靜電的萊頓瓶,讓七百多個修士同時被電擊跳了起來,以取悅當時的法國國王路易十五。

至於有系統將電用於生物的研究,首推 1775 年丹麥的科學家彼得‧阿比高德 (Peter Abildgaard),他以母雞做為實驗對象,針對牠們身體各部位電擊,藉此觀察其反應。結果他發現電擊母雞的頭部時,往往造成母雞死亡,但是在母雞沒了氣息後,接著電擊牠的胸部,竟使得部分的母雞又活了過來,所以彼得就認為「電」裡面隱藏了某種「起死回生」的魔力。

也難怪 1778 年,英國人查爾斯‧凱特 (Charles Kite),對一位墜樓而瀕臨死亡的三歲小女孩施予電擊,竟然讓她因此活了過來。之後的費爾 (Fell) 醫師亦得到類似的經驗,於是他就在 1792 年的《君子雜誌》(Gentleman’s Magazine) 上,畫下了人類史上第一部「電擊器」的雛型。

接下來這種「死馬當活馬醫」的醫療作為雖然效果並非十分顯著,但它仍如鬼魅般揮之不去,尤其在 1802 年的時候,英國的人道協會 (Royal Humane Society) 竟然提出了建議:對於那些瀕死的患者可以施予電擊,藉以分辨「真的死亡」或是「快要死亡」,做為接下來治療的參考。

而十九世紀,人類研究惡性心律不整有了重大的進展,靠著多位醫師如路德維希 (Ludwig) 、霍法 (Hoffa) 、約翰 (John)、麥維廉 (Mcwilliam) 等人的努力,了解到了許多人的猝死並非心跳停止 (standstill),而是由於心室顫動(ventricular fibrillation,簡稱 VF)造成的休克。當時的研究也發現,電流通過人體時會誘發 VF,有兩位學者普雷沃 (Prevost) 及巴泰利 (Batelli) 觀察到,高電量通過人體可以讓 VF 轉變成正常的心律。可惜他們忽視這個發現,以至於用電擊治療惡性心律不整的機會,往後拖延了數十年。直到二十世紀初,電開始進入人類的生活,才又受了重視。

當時電力設備的保護措施並不是很好,有很多人因為觸電發生了意外, 甚至死亡。於是在紐約愛迪生電力公司 (Consolidated Edison Inc.) 的贊助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 (The Johns Hopkings Hospital) 的奧賽羅‧蘭沃西 (Othello Langworthy) 醫師以及工程師威廉‧ 考恩霍 (William Kouwenhoven) 兩人開始研究,期望找出那些遭受觸電意外而產生 VF 病患的治療方式。最後發現交流電對於此類病患的療效較好,而接續的費里斯 (Ferris) 於 1933 年在綿羊身上發現,經由胸腔的體外交流電電擊方式,不失為治療 VF 患者的良方。

不過,前述的研究成果僅僅是動物實驗,有關交流電電壓的多寡,以及施予在人身上時間的長短並沒有標準作業流程,所以只能將此治療方式視為是種紙上談兵。直到一件發生在手術室的意外事件,才使得對心臟實施直接的「心律不整電擊」露出曙光。

1947 年美國俄亥俄州的克里夫蘭大學醫院 (University Hospital of Cleveland) 外科醫師克洛德‧貝克 (Claude Beck) 正替一位十四歲的小男孩動手術。正當一切大功告成準備關傷口時,小男孩卻因為麻醉藥物造成休克而沒了血壓。貝克醫師當機立斷切開他的胸腔,直接用手進行了心臟按摩。

經過了四十五分鐘的努力,小男孩的血壓非但沒有起色,而且心電圖竟然出現 VF 的現象,貝克醫師無計可施,只好用簡陋的器材接上交流電,替小男孩做了直接的心臟電擊,結果竟然救活了他。

此次成功的經驗,不只讓貝克醫師的朋友詹姆斯‧蘭德三世 (James Rand Ⅲ),成功製造了第一部使用於人身上的「體內心臟電擊器」,更引領了諸如波士頓的保羅‧索 (PaulZoll)、巴黎的福瑞德‧薩克托 (Fred Zacouto) 等人仿效、開發了體外使用的交流電式心臟電擊器,變成了治療惡性心律不整的一個重要工具。

但是,交流電在使用上有不少缺點,除了電量的選擇與作用範圍無法確定之外,安全性不穩定也讓使用的醫師有所顧忌。因此在波士頓的彼得‧ 布萊根醫院 (Peter Bent Brigham Hospital) 服務的伯納德‧ 勞恩 (Bernard Lown) 醫師,於 1961 年開始以直流電取代了交流電的使用,結果發現它的效果與安全性遠超原先的預期,終於讓十八世紀彼得提出「電」能夠「起死回生」的魔力,出現在醫院裡生死交關的場面,大大提升了由於惡性心律不整,病患瀕臨死亡時的存活率。

可惜很多猝死的病患是路倒在醫院外,無法及時透過醫院裡的心臟電擊器搶救,於是刺激了英國人約翰‧哥德斯 (JohnGeddes) 以及法蘭克‧潘曲 (Frank Pantridge) 兩人在 1966 年設計了可攜式直流電式電擊器,不過當時這臺機器淨重七十公斤,需要車子搬運,使用上很不方便,終於在 1971 年,一個淨重只有三‧二公斤的相同機器,才在法蘭克‧潘曲和約翰‧安德森 (John Anderson) 以及美國太空總署 (NASA) 合作下,順利誕生並量產。

如今,在許多人潮聚集的場所,依法令規定需配備 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即「自動體外去顫器」,是經過了幾十年的研究與急救方法的改進所結合的產物,目的是使看到路倒的人,即使不會使用,也能利用 AED 內簡易的圖解教學,拯救因為 VF 而造成瀕臨死亡的病患。

猝死 心臟病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