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洗腎人口近10萬人,慢性腎病及腎臟病友只能食而無味?腎臟病防治基金會表示,「低蛋白飲食」可延緩慢性腎臟病病友的器官惡化,但因口味較清淡,讓部分病友遵從性低,腎基會分享如讓腎友吃得營又健康,例如建議蔬菜可以清燙後,再下鍋炒。
健保署日前公布,十大最花錢疾病首位就是慢性腎臟病,一年支出高達513.78億元,我國洗腎人數從9萬人增至9.2萬人。腎基會執行長、雙和醫院副院長林裕峯表示,我國洗腎人口9萬多人,有慢性腎病民眾也約有200多萬人,延緩腎功能惡化是重要議題。
林裕峯說,腎臟病友必須使用低蛋白飲食,研究指出,低蛋白飲食有效延緩腎臟病惡化,但部分患者認為低蛋白飲食不夠可口,基金會3年前成立「豐腎食堂」,推廣美味的低蛋白飲食烹調法。
雙和醫院院長吳麥斯表示,蛋白質攝取過量增加腎臟負擔,加速腎功能惡化,低蛋白飲食延緩腎功能惡化跟洗腎時間。建議攝取量需考量體重,一公斤體重攝取蛋白約1克,60公斤重、腎功能正常的成人,每天約可攝取60克。
林裕峯提醒,同樣是60公斤,第1、2期腎臟病友攝取蛋白質約為正常人8成,即每天48g,若4、5期腎友,攝取量則是6成,也就是36g。並建議搭配補充「酮酸胺基酸」,補充體內必須胺基酸、讓身體有足夠蛋白質,同時能減少尿毒素、避免肌少症,減低腎臟負擔
腎基會秘書長吳苡璉表示,由於腎友攝取蛋白質變少,為了維持必須熱量,烹調時必須要增加油脂、醣類,為了減少蔬菜的鉀與鈉,蔬菜可以清燙後再下鍋炒。她表示,豐腎食堂的系列課程包含烹飪教室課程,由營養師、衛教師與廚師攜手研製低蛋白食譜與影片,免費供腎友索取,希望藉由豐腎食堂的課程,讓腎友跟家人們能回到餐桌上一同用餐。
民眾若對低躅白食譜有興趣,請洽腎基會,(02)2211-6322,或上豐腎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