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元氣新聞

健保收支難平衡 葉金川:未來健保恐只能提供基礎醫療

前行政院衛生署副署長、陽明大學公衛所兼任教授張鴻仁(左一)近日出版新書《2030健保大限》,今舉行新書發表會,前衛生署長葉金川(右四)等多名公衛界大老出席共襄盛舉。記者羅真/攝影
前行政院衛生署副署長、陽明大學公衛所兼任教授張鴻仁(左一)近日出版新書《2030健保大限》,今舉行新書發表會,前衛生署長葉金川(右四)等多名公衛界大老出席共襄盛舉。記者羅真/攝影

為解決全民健保財務赤字危機,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拋出調整費率的想法,引起討論。前衛生署署長葉金川今天出席活動時提到,新藥新科技推陳出新,全民健保設計之初建立的架構必須調整,費率也須調漲;未來健保可能只能提供基礎的醫療服務,無法提供最頂級的醫藥服務,後者可能要靠私人保險與儲蓄來負擔。

國立陽明大學今日上午舉辦健保改革議題講座,前衛生署副署長張鴻仁於會中表示,我國健保收入與支出在2016年間出現死亡交叉,後續健保支出持續大於收入,2020年的支出約6952億元,而收入僅6276億元;估計2022年時支出逼近八千億元,而收入則會降至六千億元左右,落差越來越大。「但是,社會普遍不同意漲保費,誰敢漲保費就可能面臨下台」。

張鴻仁說,如果社會普遍同意健康是基本人權,但又想維持自由就醫現況,那麼勢必要漲保費。如果能透過強制轉診、使用者部分負擔等措施來節約浪費,那麼就可小幅漲保費。所謂小漲,是分三年漲至法定上限的6%。

葉金川說,即使將健保費率調漲至法定上限的6%,或許可再撐五年或幾年,但卻非長遠的辦法。政府須設想其他健保收入來源,像是加值營業稅、從富人端收稅,不能一直在國民薪資上打轉。

台灣社會人口結構改變、健保收支難平衡,葉金川認為,健保未來可能只能提供基礎的醫療服務,無法提供最頂級最頂級的醫藥服務,「後者可能要靠私人保險與儲蓄來負擔,沒有別的解方」。

葉金川也提到民眾部分負擔的問題,他說,目前針對重大傷病看病一毛錢都不用,但像自己就有學校教職收入,對於自己不用繳費感到慚愧。他認為,只要不是付不起的對象,應該多少要負擔一些。「上述多種措施加總,還是可以讓健保制度持續走下去」。

前健保局總經理鄭守夏認為,健保收入面需要改革,支出面也是。當台灣人口不增加、醫師卻不減,就難再用論量計酬的方式進行給付,未來可能要思考如何漸進式地,從論量計酬走向論人計酬給付制度。

前衛生署署長楊志良說,台灣的有偶率是世界數一數二低,反映生育率也敬陪末座,因此調漲保費議題相當艱難。他提到,部分醫療對病人可能無效、是折磨,這部分有機會透過安寧療護減省,也更尊重生命。

全民健保 葉金川 漲保費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