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天氣開始回暖、進入立夏時節,野生蛇類也開始出沒,為預防蛇類入侵家中,新北市動保處表示,今年截至4月已有近百件蛇類捕捉通報,因此提供居家防蛇3步驟,預防民眾遭到蛇類攻擊並保護自身安全。
捕蛇達人王士昇指出,蛇類鮮少主動攻擊人類,通常都是民眾不小心踩到或是觸碰到蛇,才會被反擊,建議防蛇第一步驟,就是了解蛇類所喜愛的生活環境,減少與蛇接觸的機會。
一般來說,蛇類喜歡躲藏在潮濕、縫隙多的陰暗處,所以家中應避免堆積雜物、保持環境整潔,利用擋板擋住出入口縫隙,並確保照明充足。
王士昇表示,乾淨的環境除可預防蛇類躲藏、不進到室內,明亮的空間也可避免民眾誤觸或踩到蛇,減少被蛇攻擊的機會;另外,老鼠是龜殼花、臭青母等蛇類喜愛食物,若家中有老鼠,較容易吸引蛇類闖入家中覓食。
此外,王士昇也提醒,若戶外工作地點常有蛇類出沒,須做好自身防護,像是服裝應穿著長袖長褲,減少皮膚直接露出,並在易遭蛇咬的手腳部位,穿著後雨鞋、手套,預防遭蛇咬時不會被咬穿。
穿越草叢、灌木叢或落枝、落葉時,也應持手杖、雨傘等先打草驚蛇,若真遇見蛇也不要慌張,可先打草驚蛇,帶蛇通過後,若有需要再盡速通報動保處前往處理。
動保處表示,今年截至4月已累計近百件蛇類捕捉通報,數量驚人,而民間流傳可利用雄黃、石灰、鵝糞等物來防蛇,實際並無效用,最重要還是維持環境的整潔、定期修剪花木、避免在室內外堆放雜物、鞋櫃。
長期沒有使用的水管、溝渠,因潮濕陰暗可能會吸引蛇類躲藏,甚至透過管線跑到住家內,因此要定期清理並建議將未使用的水管封起來,降低蛇類闖進室內的機會。
新北市農業局長李玟表示,蛇類在自然界可以控制鼠類數量,保持生態平衡,應給予其尊重態度,並以理性思考及冷氣處理方式,避免過度人為侵擾,導致蛇類受到驚嚇而發生攻擊行為,保持適當距離才是最好互動。
另外,也提醒民眾,若發現蛇類切勿騷擾或帶回家飼養,以免觸犯野生動物保育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