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又在搖了嗎?常有搖晃感、失眠…三族群小心「地震幻覺」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元氣新聞

健保署改革醫材差額給付 首納人工頸椎間盤等三類醫材

衛福部健保署為此推動改革,目前已納入人工頸椎椎間盤等三類醫材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衛福部健保署為此推動改革,目前已納入人工頸椎椎間盤等三類醫材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醫療器材推陳出新,衛福部健保署統計,過去六年來民眾選擇全額自費醫材的費用成長三倍,坊間甚至出現「自費的比較好」與「健保給付的是次等貨」等傳言。衛福部健保署為此推動改革,盤點新式且臨床必要醫材,統一醫院價格,並依臨床實證等級訂定健保差額給付比例,目前已納入人工頸椎椎間盤等三類醫材。

衛福部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專門委員黃育文表示,健保署依據今年修訂的「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改革,首先盤點所有自費醫材品項,邀請業者、醫院代表及臨床專家研議收載臨床上必要醫材,並訂出合理的價格範圍。

同時,一改過去健保差額給付一個固定金額,而是依臨床實證等級訂定給付比例,實證等級越高給付就越高、最高給付四成,藉此讓民眾使用到新式醫材且減輕負擔,民眾也可由健保署給付的比例來判斷這款醫材是否有效。

黃育文表示,首批適用新法的三類醫材包括人工頸椎椎間盤、特殊功能及材質脊椎間體護架以及經導管置換瓣膜套組,共計有83品項,待衛福部公告後正式上路,預計一年約有9100人次受惠。

人工頸椎椎間盤用於執行頸椎椎間盤置換術,功能不同於健保已給付的脊椎間體護架,加上其短期療效顯示能減少鄰近節段病變及退化機率、增加頸椎活動度及提升整體治療成功率,但長期療效尚待研究,因此同意在有限的健保資源下先納入差額負擔。

目前多數院所對於人工頸椎椎間盤收費約25.5萬元,最高可達30萬元。現在,經共擬會議核定費用約23.3萬元,健保給付核定費用的兩成、民眾自付八成,未來院所向民眾收費不得超過此金額。

另兩項被納入差額給付的醫材包括特殊功能及材質脊椎間體護架、經導管置換瓣膜套組,前者是基於考量現行術式以背後置放為主,但為與時俱進,因此同意納入從前面置放或具臨床實證顯示有較佳融合率的新特材。經共擬會議核定費用約5.1萬至17.6萬元,健保同樣給付其核定費用的兩成、民眾自付八成,自付差額上限因不同功能類別而異,估計每年約6200人次受惠。

經導管置換瓣膜套組則有臨床實證顯示,對於高風險或無法接受傳統開胸手術置換心臟瓣膜的病患,具有較低的死亡率及合併症,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較高,因此也納入差額給付之列。經共擬會議核定費用約109.7萬元,健保給付其核定費用的三成、民眾自付七成,估計每年約400人次受惠。

黃育文表示,其他自費醫材也可能有各家醫院收費標準不一的情形,因此健保署正研議針對現行收載的人工水晶體等九類差額特材(義肢除外)核定民眾自付差額的上限,也就是統一各家醫院收費。

健保給付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