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元氣新聞

留學生文學鼻祖 「無根的一代」代言人於梨華傳病逝

作家於梨華( 中 )曾於2016年返台舉辦「又見棕櫚,又見棕櫚」新書發表會。記者陳宛茜/攝影
作家於梨華( 中 )曾於2016年返台舉辦「又見棕櫚,又見棕櫚」新書發表會。記者陳宛茜/攝影

被稱為是「留學生文學鼻祖」的旅美作家於梨華,傳出5月1日病逝於美國,享壽89歲。於梨華代表作「又見棕櫚,又見棕櫚」被譽為留學生文學鼻祖 ,她則被稱為「無根的一代」代言人。

作家季季於臉書表示,於梨華於5月1日凌晨因染新冠肺炎,病逝於美國華盛頓一間養老院。

於梨華1929年生於上海,1947年舉家遷往台灣。她1949年考入台大外文系後,次年轉入歷史系。在「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的那個年代,於梨華1953年畢業於台大歷史系,同年9月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就讀。3年後開始以自身經驗寫作,被譽為「台灣留學生文學的鼻祖」。

「在這裡,即使是不苦,還是想出去;在那邊,即使太苦,還是不想回來。」1965年,於梨華在報上連載長篇小說「又見棕櫚,又見棕櫚」,將當代台灣留美學生漂泊離散的心靈生活,與根深蒂固的棕櫚樹對比。出書後轟動一時,成為台灣留學生文學的經典代表。

「又見棕櫚,又見棕櫚」曾被亞洲周刊列為「20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書中男主角牟天磊感嘆「我們這一代呢,應該是沒有根的一代了吧。」引發廣大讀者共鳴。作家白先勇形容於梨華是華人「沒有根的一代」的代言人,和以美國作家海明威為代表的歐美「失落的一代」相互輝映。

「又見棕櫚,又見棕櫚」在1960年代紅極一時。教育部前部長黃榮村曾說,他念台灣大學時,校內最流行的三本小說,分別為王尚義的「野鴿子的黃昏」、陳映真的「將軍族」、以及於梨華的「又見棕櫚,又見棕櫚」。作家廖玉蕙則表示,於梨華之筆深刻刻畫漂流的年代,那時她總是「躲在棉被裡看,邊看邊掉淚」。

於梨華之弟是旅美環工博士於幼華,舊作「環境保護在台灣」,在台灣也被列為環保界的啟蒙書。

於梨華曾於1975年時與第一任丈夫赴中國大陸探訪親戚,並撰文讚美共產主義,因此她的書一度被台灣列為禁書,直到1987年才解禁。

2016年,「又見棕櫚,又見棕櫚」在半世紀後重新出版。於梨華特地返台舉辦新書發表會,當時她表示,這一生出版了26本書,書中所有角色「一輩子都跟我住在一起」。而她視文學為一生志業,迄今每天仍堅持寫作3小時,「我還有很多故事沒寫出來呢。」她估計一生寫了800萬字,手上至少有兩部長篇小說還沒發表。

新冠肺炎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