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持續肆虐各國,衛福部疾病管制署急性傳染病組簡技陳淑芳說,疫苗已被視為這場被形容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全球最大浩劫的終極救星, 更凸顯疫苗對人類健康的價值。
今年世界疫苗接種周主題是「接種疫苗,共防疾病」,陳淑芳將預防接種形容為「練兵」,疫苗接種就如同先與弱化或相似的細菌病毒敵人交手,建立免疫戰備力,一旦碰到真病原,或即使它產生些微變化,仍認識敵人,「免疫系統立即耍起槍來還是可以有模有樣進行殺敵。」
陳淑芳說,目前公費疫苗已有十二項,除九項兒童常規疫苗,還有流感疫苗、針對國中女生提供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及提供七十五歲以上長者接種的肺炎鏈球菌疫苗。
其中,自二○○七年起,全國開始推動七十五歲長者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這是國內除了流感疫苗又一保護長者的疫苗政策,肺炎鏈球菌為社區型肺炎最常見的致病原,慢性腎病變、慢性心肺疾病、糖尿病、慢性肝病、有免疫疾病患者等都是高風險族群。
陳淑芳分享,只有身體健康,才能真正擁有自在的退休優閒生活,由於父母都有前述慢性疾病,所以除了帶著爸爸、媽媽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每年的流感疫苗注射必定報到。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十一月改用四價流感疫苗帶動長者的接種意願,民眾畏懼新冠肺炎,也能從肺炎鏈球菌疫苗近三個月的接種數上升看出端倪,雖此「炎」非彼「炎」,但接種後,即使不小心感染疾病或免疫力下降,也能有免疫保護,預防繼發性感染,降低嚴重併發症或死亡的機率。
衛福部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已建議將六十五至七十四歲民眾及高危險慢性病患納入未來公費疫苗優先政策,但陳淑芳表示,受限於經費預算,迄今仍無法實施,待籌足經費,目前已有部分縣市擴及上述公費對象,不符公費條件者也可諮詢醫師自費接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