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知名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 Journal)24日發表最新的研究,針對於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發現的41名新型冠狀病毒的案例,死亡案例數達6人,死亡率達15%。對此,台灣大學副校長、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指揮官張上淳則認為這41名個案並非此病毒的全貌,死亡率應該再下修。
台灣大學副校長、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指揮官張上淳於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後,針對新型冠狀病毒進行解說。他表示由於這篇研究是針對早期公布的41名個案,而這些個案都是中度以上、中重度的病人,但根據其他國家以及我國收治的病人,蠻高比率都是輕症患者,甚至沒有出現肺炎,因此死亡率應該會再下修。
另外,針對有消息稱一款抗愛滋病藥物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治療中取得效果,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黃立民表示,這主要是過去針對MERS的經驗,因為沒有藥用,所以試試看,但仍需進一步資料來佐證。張上淳進一步表示,也有消息指稱干擾素有效果,但這是因為認為病毒誘發細胞素風暴,引起嚴重發炎反應,因而造成休克,但因國內還未碰到重症個案,因此也還沒有用到。
許多人認為新型冠狀病毒和SARS很像,甚至暱稱為「SARS的弟弟」。黃立民則表示,雖都是冠狀病毒,但不論從基因學會病毒學來看,新型冠狀病毒都和SARS差很多,因此SARS混種等說法都僅屬於網路上的臆測。張上淳也說,從臨床表現上兩者也有許多不同,SARS多為重症,新型冠狀病毒則有許多輕症。
至於這波疫情何時到達高峰?張上淳說,中國大陸因為前端沒有好好的管控,因此近期個案數快數增加,但現在採取的封城、減少人民的移動等措施,仍需視人民有多少遵從性,有待後續觀察。黃立民則表示,台灣春節期間面臨的是第一波攻勢,是否能成功擋下非常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