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元氣新聞

鼠有百百種 醫學貢獻一籮筐

實驗用的白老鼠。報系資料照
實驗用的白老鼠。報系資料照

春節到,迎接鼠年。說到「鼠」,相信大小朋友、男女看法截然不同。不少小朋友聯想到電視卡通、遊樂園中那個可愛、擁有大耳朵,始終帶著微笑的米老鼠;有人把天竺鼠當成寵物飼養,而對部分女性來說,老鼠是天敵、夢魘,看到過街老鼠便放聲大叫。但別小看「鼠輩」,鼠對醫學貢獻良多。

臨床試藥 牠們最常見

小鼠是醫學、科學研究中使用最廣泛的實驗動物之一,許多疾病或藥物研究上市前,都以老鼠做為測試,提供臨床重要的參考依據,對人類貢獻極大。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動物科技組長楊啟裕表示,醫學臨床研究所用的實驗動物種類甚多,狹義或傳統的實驗動物是指囓齒類,如小鼠、大鼠、倉鼠、天竺鼠等還有兔、犬、貓及猿猴類哺乳類動物;廣義或現代的實驗動物,則包括豬、牛、羊、馬等大型哺乳類,及鳥類、雞、魚類等非哺乳類之脊椎動物。

換句話說,經由人為飼養、據遺傳性、品系分類明確的動物,供作人類作為實驗或研究之用,即是實驗動物。但實驗上最常使用的仍是小鼠與大鼠,原因是價格低廉、體型小、繁殖能力強、壽命短,便於育種探討基因遺傳特性及操作方便等,成為多年來最常且使用最多的實驗動物。

養法不同 把關微生物

何種品系的老鼠才能當實驗鼠?楊啟裕說,若以小鼠來說,依其遺傳特性及基因操縱可分為近親系或純品系(inbred strain)、遠親雜交品系(outbred strain)、雜交群(hybrid)、突變系(mutation strain)及轉殖基因動物等。

在老鼠類型上,楊啟裕說則依據農委會「實驗動物管理與使用指南」中,實驗動物是否含帶微生物,來分為至少七類型:無菌動物、含特定菌動物、無病原動物、無特定病原動物、無病毒抗體動物、清潔傳統式動物及傳統式動物,來供如免疫缺乏、癌症等動物研究模式。每一類型的飼養、管理、環境的方式都不同。如含特定菌動物(gnotobioticanimals)由剖腹生產,飼養於無菌隔離箱,但該動物含帶一種或以上已知非病原菌;傳統式動物(conventionalanimals)動物在一般傳統開式環境下飼養,未監控與檢查病原微生物,也不需管制人員進出與規格。

減少犧牲 改電腦模擬

目前我國在使用實驗鼠的單位與須遵守規範上,包含農科院、農委會畜產試驗所、各級學校實驗動物中心、動物用藥品廠、生物製劑製藥廠、醫院、試驗研究等機構,來進行教學、科學試驗、製造生物製劑、藥物、毒物及移植器官等目的之應用行為。

楊啟裕說,在實驗前研究人員須遵守動物實驗倫理,因此要利用何種動物進行試驗,要先進行文獻探討,利用適合的動物模式來模擬人類的生理與疾病狀況,以便進行後續數據分析,以達到試驗目的。

實驗動物也是生命,近年來相關保護上開始提倡「3R」,即替代(Replacement)、減量(Reduction)及精緻化(Refinement),作為研究人員在擬定研究計畫及實驗動物操作及使用之指引。

楊啟裕舉例,如構思以細胞、電腦模擬等其他試驗方式替代活體動物,以細胞或錄影、影片或電腦模擬,更精細的實驗設計來減少實驗動物的數目與頻度,保障動物福祉,盡量減少犧牲。

老鼠 遺傳 微生物 哺乳 生物製劑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