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9日刊登的一篇長期研究指出,香港去年9月至11月的社會動盪期間,超過200萬名成年人(近三分之一)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南華早報報導,在上述期間出現PTSD症狀的香港人數,是四年前爆發雨傘運動後的六倍。
香港大學學者進行的該項研究還指出,去年9月至11月間,香港11%成年人疑似患有憂鬱症,人數為2009年至2014年間的五倍。
此項研究涉及1萬8000名香港成年人,比較2009年至2019年的10年數據。與10年前相比,這些數字相當於增加190萬人出現PTSD症狀和59萬人疑似患有憂鬱症。
領銜該研究的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表示,「香港缺乏足夠資源面對額外的心理健康負擔。人均精神科醫生比例約只有英國的一半, 而公營醫療門診服務的平均輪候時間最長達64周,因此,有需要增加心理健康及社會照護服務的供應」。
研究在2009年至2014年雨傘運動前進行過兩次,分別調查逾1萬8000人。研究以2014年雨傘運動前的數字為基準線,與2014年至去年11月間進行的另外七次調查作比較,這七次調查每次約涉及1200名至1700名成年人。
研究發現,2015年3月時,只有約5%受訪者稱出現PTSD症狀,但去年9月11月期間,比率上升至近32%,「代表可能新增190萬名成年人出現PTSD症狀」; 同時,有22%人表示可能患有嚴重憂鬱症或PTS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