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元氣新聞

國內研發一滴血快篩晶片 診斷急性腎衰竭可提前48小時

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系教授洪健中(左)與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陳永昌(右)研發急性腎衰竭檢測工具。記者潘乃欣/攝影
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系教授洪健中(左)與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陳永昌(右)研發急性腎衰竭檢測工具。記者潘乃欣/攝影

我國洗腎人數突破九萬,清大教授洪健中與長庚醫師陳永昌合作研發急性腎衰竭檢測工具,病患只要供一滴血,滴在生醫晶片上,就能得知病情。此工具協助醫師,讓判斷提前48小時,除能減少洗腎機率,且能降低死亡率約二成五。

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陳永昌說,長庚醫院加護病房有三分之一病患患急性腎衰竭,這項由微量血,以生醫晶片進行急性腎衰竭標記分子快速檢測的研發成果,對加護病房的病患幫助最大。

他說,敗血症、心臟衰竭和肝臟衰竭都會併發急性腎損傷,過去須抽血,還得排隊等醫檢師檢驗,才能判斷下一步治療。若這項技術量產,病患在病床上就能受測,檢測結果十分鐘後出爐,可助醫師提前48小時判斷病情。例如已診斷出急性腎衰竭,就停止開立造成腎毒的藥物,讓病人不必落入洗腎環節,且能降低死亡率約25%。

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系教授洪健中和陳永昌今天出席科技部的創新醫療器材計畫成果記者會。科技部表示,兩人的團隊已成立豐康微流體晶片新創公司,且獲國發基金天使計畫投資與科技部創新創業激勵計畫傑出獎首獎,替微流道醫療應用注入新動能。

行政院將生醫列5+2產業之一,科技部2017年5月推動創新醫材計畫,目前由台灣大學研發長、電機系特聘教授李百祺主持。科技部說,此計畫參與者包括長庚、清大、交大等,致力研發高價值醫材,至今獲30項專利申請、26件產學合作、17個國內外獎項,並扶植10家新創公司成立,帶來70個就業機會。

李百祺說,兩年半的時間能有這樣的成果,算是非常快。生醫領域較新,研發團隊主要面臨臨床測試的相關法規問題,也是他任計畫主持人期間,主要在處理的事。

急性腎衰竭 洗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