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60歲楊紫瓊凍齡秘訣大公開!一圖看「影后三餐食譜」,只吃1型態食物+每日3運動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元氣新聞

糞便變黃金 醫療展高醫邀大家一起「呷賽」

根據研究,糞便移植可有效治療困難梭菌感染等多項疾病。記者楊雅棠/攝影
根據研究,糞便移植可有效治療困難梭菌感染等多項疾病。記者楊雅棠/攝影

一名90幾歲老奶奶,因肺炎住院,長期使用抗生素加上身體虛弱,造成困難梭菌感染,每天狂瀉超過10次,一再被隔離出不了院,而被暱稱為「格格」。後經醫師建議接受「糞便移植」治療,終於擺脫腹瀉之苦得以出院。而收治這名病人的高醫體系也在即將登場的醫療科技展,以「『呷賽』也能治病!」為主題參展,讓民眾更了解這項技術及腸道健康。

困難梭菌平常就存在於人體,平常因為有其他腸道菌叢的競爭及壓抑,對人體健康沒有太大的影響。但肺炎患者因長期使用抗生素,腸道的好菌也一併被殺死,使得困難梭菌大量繁殖,產生毒素而造成感染腹瀉。

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吳登強表示,困難梭菌在美國一年造成2.5萬人死亡,但連被視為「最後一線藥物」的萬古黴素都難以對付。但根據研究,「糞便移植」卻可有效治療困難梭菌感染,以高醫收治的老奶奶為例,只「灌」了兩次糞便就痊癒了。

吳登強說,「糞便移植」是一種「腸道微菌叢植入術」,從腸道健康狀態良好的人身上取得糞便,先用生理食鹽水混勻稀釋,再過濾雜質後,透過大腸鏡經大腸植入大腸,或經鼻胃管、胃鏡由上消化道植入十二指腸或小腸的位置,讓捐贈者糞便中的好菌活下來,並在患者腸道中共生,困難梭菌就會被排除,病情即能痊癒。

吳登強說,過去認為要讓腸道好菌生長,食用益生菌即可,但益生菌僅能補充一種、最多十種,但糞便內的細菌量高達十的12次方,以糞便移植的方式才有機會將腸道內的菌相換回來。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侯明鋒則表示,高醫目前已完成12例「糞便移植」病例,包括七名困難梭菌感染、五名為潰瘍性結腸炎。而這次醫療展,高醫將以這項技術為主軸,並建置45公尺的巨大虛擬腸道,邀請民眾體驗「呷賽能治病」,一起了解糞便與健康的微妙關係。

第三屆「2019台灣醫療科技展」將從明(5)日起一連4天在台北南港展覽館登場,共1900個展位、12個國家,包括500家企業、醫院、65家的科技大廠共同展出。

高醫體系將醫療科技展,以「『呷賽』也能治病!」為主題參展,院長侯明鋒(左四)帶領各分院院長吃大便燒。記者楊雅棠/攝影
高醫體系將醫療科技展,以「『呷賽』也能治病!」為主題參展,院長侯明鋒(左四)帶領各分院院長吃大便燒。記者楊雅棠/攝影
吳登強表示,透過糞便移植的方式有機會將失衡腸道內的菌相換回來。記者楊雅棠/攝影
吳登強表示,透過糞便移植的方式有機會將失衡腸道內的菌相換回來。記者楊雅棠/攝影

益生菌 潰瘍性結腸炎 困難梭菌感染 糞便移植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