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控制血糖穩定的優先選項 營養師:2種飲料最推薦及1種最不推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元氣新聞

大手術變微創 台大救3歲癲癇童

術後翁小妹(前排左)癲癇發作消失且恢復正常意識,神經功能顯著改善。
術後翁小妹(前排左)癲癇發作消失且恢復正常意識,神經功能顯著改善。
記者簡浩正/攝影

台美合作,台大醫院把侵入性的大腦癲癇大手術變成微創手術。台大醫院昨天發表這項手術成果,今年七月成功為一名三歲、因腦炎導致頑固性癲癇的病童完成大腦半球切開手術,特殊之處在於全程以微創手術進行,僅切斷左、右腦間的連結神經束,不像早期治療多必須進行半腦切除。

三歲十個月大的翁小妹妹,一歲半前發育正常,快兩歲時因腦炎導致癲癇,每日反覆嚴重抽搐並合併腦病變成頑固性癲癇,導致意識障礙、終日臥床。而透過藥物與生酮飲食治療後,仍未改善。

台大外科部主治醫師楊士弘表示,翁小妹癲癇的放電病灶在左邊大腦,且左腦功能幾乎完全喪失,也傳導到右大腦,若造成廣泛性的腦部病變,最嚴重恐腦性麻痺

過去傳統治療方式多是開刀移除病變的腦部組織,即切除左側大腦,台大首度運用微創方式,沒有切除任何腦組織,只切斷左右大腦連結進一步控制癲癇發作,希望右腦能正常發育不受干擾,並藉由後續復健等方式恢復左腦喪失的部分功能。

為了使手術傷害降到最低,楊士弘說,醫療團隊採用微創半腦切開手術,僅開一個六公分長的頭皮傷口,在完全未切除任何大腦組織又不損傷其他腦組織下,切斷顳葉海馬、基底額葉等連結神經束,分離兩側大腦連結。

楊士弘說,台灣癲癇盛行率是0.5%到1%,其中二到三成患者是頑固型癲癇,如果藥物無法控制,才考慮手術治療。

楊士弘說,該手術仍會有對側肢體乏力與視野缺損的後遺症,眼睛有一半影像看不到,但相對於左腦功能完成喪失,可能影響到正常的右腦,手術的好處勝於後遺症。

此次與台大合作的美國神經外科微創癲癇手術專家,是美國芝加哥Lurie兒童醫神經外科主任Dr.Sandi Lam,他利用自己假期來台,促成台美合作。

微創手術 癲癇 腦部病變 腦性麻痺 腦病變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