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基 掛心罕病治療
同為獲獎人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醫療中心院長陳宏基提到,醫學是承先啟後的工作,學生加入參與手術,傳承過去實作經驗,是未來須做的事。馬偕紀念醫院罕見疾病中心主任林炫沛催生罕病基金會、篩檢等,同獲醫療奉獻獎,他提到罕病治療已有十年斷層,醫療須傳承,才能代代相傳。
許多獲獎醫師談到台灣醫療,皆讚頌健保制度幫助太多人,已獲十三座醫奉獎的屏東基督教醫院,獲醫奉團體獎,院長余廣亮說,透過衛福部IDS計畫,讓平地醫師能上山看診,若沒該計畫,永遠不曉得偏鄉居民需求。
簡至成 背氧氣筒行醫
自稱不務正業牙醫師的開業牙醫師簡至成,每周僅開四診,其餘時間皆在原鄉或海外義診,每次都得背著卅、四十公斤的器具、氧氣筒,看見沒電梯公寓,皆會笑稱「爬上樓後自己得先吸氧氣」。
杜元坤 盼台灣無癱瘓
發明許多刀法的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說,在健保制度下,病患都能享有創新醫術的治療,他的人生宗旨是「台灣無癱瘓、台灣站起來」,相信奉獻獎得主,永遠都願割掉自己時間,奉獻給有需要的人。
卅九歲到台東服務的台東基督教醫院婦產科主任郭成興,過去十年,台東近三成新生兒都由他接生。
尹莘玲 為受虐兒祈禱
高雄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法醫病理科主任尹莘玲,當法醫時看見太多受虐兒死亡,告訴自己回到醫療第一線,一定要幫助受虐兒逃離死亡,她說「未來見一個救一個,盼台灣別再有受虐兒」
余幸司 獲特殊貢獻獎
獲特殊貢獻獎的高醫大講座教授余幸司說,獲獎後,等於重新回顧四十多年來於醫療路上的總整理,台灣無論是醫療院所的基礎建設、長照等,都讓鄰國欽羨,盼未來台灣在醫療路上能有精準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