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化社會需要新興研究。中央研究院今宣布參與由美國國家醫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NAM) 發起的「健康長壽大挑戰計畫」(Healthy Longevity Global Grand Challenge Competition);未來5年將投入3千萬美元經費,以實現人類健康長壽為目標,向全球徵求跨學科領域且具創新前瞻思維的研究計畫。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表示,此計畫將分催化創新、加速育成、大獎殊榮三階段進行,最高可獲500萬美元的研究補助。
中研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長吳素幸表示,由於醫療技術、公共衛生、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突破,台灣已步入高齡化社會,而人口組成的變化將為國內經濟、醫療衛生體系、社會基礎建設等帶來壓力及衝擊。此次與美國國家醫學院及日本醫學研究與發展局、英國研究與創新機構等全球40個國際合作單位合作,於全球募資,招募包含基礎科學、衛生醫療、公共政策、社會經濟等創新且跨領域學科的計畫構想,就是想藉由全球各地研究人員的智慧,激發重大突破性研究成果。
吳素幸說,中研院與科技部也共同推動此計畫,明年起為催化創新階段,全球各合作單位將支持約450個種子研究計畫,每個計畫每年補助5萬美元,作為創新構思資金,獲補助者將受邀參加2021年創新者高峰會,分享交流研究成果。
第二階段為加速育成階段,2021年起將針對表現傑出並有發展潛力的種子研究,每年至少補助50至100萬美元資金,支持其大膽構想的進一步發展。若計畫具有突破創新性,並可拓展人類健康長壽,2023年將可獲得第三階段、最高500萬美元補助的大獎殊榮。
廖俊智表示,中研院很榮幸成為大健康計畫成員之一,據研究推估,台灣在2026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的人超過20%,因此確保高齡社會人口能健康成為重要課題。中研院致力創新研究,來提升國人生活品質、降低人口老化所帶來負面影響。
廖俊智說,健康長壽是一個多面向且研究廣泛的領域,包含生醫領域對老化機轉做研究、老年容易得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等研究。此次計畫則是希望看到更具創新性、從沒做過、可嘗試甚至跨國攜手的研究,而非以往所做研究往前推一小步。舉例來說,台灣的生物資料庫可以結合遺傳與醫學大數據,對本地疾病進行大規模研究。如這樣的計畫提出後,藉由國際創新專家的審查,若該研究具創新、即使失敗也很值得嘗試,中研院一樣會支持。
中研院表示,該補助計畫將於2020年1月6日開放申請,2月14日截止,不限年齡、只要有新創想法都可以投件;第一階段預計補助10件創新催化計畫,獲選者將獲得每年5萬美金研究經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