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醫師9月起納勞基法保障後,中醫住院醫師自訓自用容額長期不足議題再浮檯面。由年輕中醫師組成的台灣中醫執業環境改革協會,預期未來國內訓練容額將會短少,盼衛福部因應;衛福部中醫藥司回應,會持續關注。
一名南部私立醫院中醫住院醫師說,衛福部長期來僅消極鼓勵醫療院所辦理培訓,從未作整體性的訓練容額規畫,才導致自訓自用醫療院所嚴重不足。今年9月勞基法新規定上路後,自訓自用容額僧多粥少的情形恐更加嚴峻,盼衛福部積極提升自訓自用診所的數量,像是獎勵診所辦理培訓。
自訓自用診所數量提升是否有難處?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陳潮宗表示,「中醫醫療機構負責醫師訓練計畫」有助提升醫師能力與醫療品質,前提是訓練者得具一定的水準。舉例來說,要擔任主訓診所,診所本身需有三個工作資歷五年以上的醫師才符合資格,「這個標準並不容易達到,因此主訓診所數量很難短時間拉起來,但是也不適合為了要提升訓練容額而降低標準」。
對此,衛福部中醫藥司技士陳慧馨說,衛福部今年實地走訪中醫診所,看見許多診所在勞基法上路前就幫受訓醫師投保勞保,目前也未接獲受訓醫師反映雇主不願意配合勞基法簽約核備。住院醫師納勞基法後究竟會不會影響訓練容額,衛福部將持續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