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住院醫師納勞基法,雖然多了保障,卻可能影響未來受訓名額減少。由年輕中醫師組成的台灣中醫執業環境改革協會表示,我國醫療院所自訓自用容額長期不足,導致四成中醫住院醫師雖與診所有兼診的雇傭關係,但絕大多數時間卻在其他醫療院所接受無薪「代訓」,晚上再回診所看診賺錢,但這些診所未來可能因勞基法減少聘雇。
為讓年輕中醫師接受較完整的臨床訓練,衛福部訂有中醫醫療機構負責醫師訓練計畫,103年後畢業且領有中醫師證照的年輕中醫師,由中醫醫院或教學醫院進行兩年培訓,醫院可自訓自用,其他中醫診所也可以委託代訓。
四成中醫住院醫師委外代訓
衛福部中醫藥司統計,國內每年畢業後願意投入中醫人數約220人,而108年有480名中醫住院醫師受訓中,已可滿足兩年約440名的需求。這480人當中,有四成是診所委外代訓,包括171人由醫院代訓、27人由診所代訓。
衛福部中醫藥司技士陳慧馨表示,為保障這群醫師9月起的工時與兼診賺錢權益,衛福部106年頒布住院醫師工時指引,規範這批醫師受訓時間與診所兼診時間均納入工時計算,每天不能超過10小時;另規範他們在醫院受訓時間中,能有三個診的時間可回診所兼差看診。
不過台灣中醫執業環境改革協會理事長蔡令儀表示,這些措施實務效益有待觀察,因衛福部頒布指引,能讓定期接受評鑑教學醫院產生壓力,診所則無遵守誘因。
蔡令儀表示,對診所而言,過去僅需負擔這批醫師的看診薪水,未來不僅要嚴格計算工時、超時還要給加班費,另須提撥6%退休金等,「可以合理預期,診所不會想負擔這些麻煩。明年起這類委託醫院代訓的診所容額,很有可能大幅下修,影響年輕醫師受訓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