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食品是世所公認的「暗黑料理」。但是,據醫學資訊網(Medicalxpress)報導,一項全球食品調查研究竟將英國食品排在了榜首,令人不免疑惑。
這是《肥胖回顧》雜誌對世界各國包裝食品和飲料做的一項健康調查研究。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世界12個國家和地區的40多萬種食品和飲料產品,對其中的高糖、高飽和脂肪、高鹽高熱量產品做了特別關注。研究使用了澳大利亞健康之星評級系統,該系統測量了各個國家食品的熱量、鹽、糖、飽和脂肪以及蛋白質、鈣和纖維等營養物質的水平,並從星級0.5(最不健康)到5(最健康)進行評分排名。評分越低,可認為其不健康成分含量越多。
結果發現,英國食品平均評級最高,為2.83,其次是美國,為2.82,澳大利亞為2.81。印度得分最低,僅為2.27分,其次是中國,為2.43分,智利排名倒數第三,為2.44分。
具體來看,中國的飲料是世界最健康飲料之一,平均分為2.9,但包裝食品得分非常低,僅有2.39;南非與中國相反,南非的飲料得分僅有1.92,但食品得分為2.87。印度所有食品指標都位居倒數三名。
加拿大每100克產品中含鹽291毫克,位居食品和飲料含鹽量的第一位,美國以每100克產品含279毫克鹽排名第二。英國產品含糖量最低,每100克產品僅含3.8克糖,而加拿大為4.6克。
中國包裝食品和飲料的飽和脂肪平均含量最高,糖含量的評分也很差,每100克食品含8.5克糖,為英國的兩倍以上,而印度則為7.3克。印度包裝食品的平均熱量最高,每100克可提供1515千焦熱量,而南非最低,每100克僅為1044千焦。
研究作者,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喬治全球健康研究所食品政策處Elizabeth Dunford博士指出,全球範圍內,人類消費的包裝食品和飲料越來越多。當你走進一家超市,貨架上擺滿了這些富含飽和脂肪、高糖高鹽的產品。目前,這些包裝食品和飲料已佔高收入國家膳食攝入能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它們可能會帶給我們各種慢性疾病,比如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病等,現已成為中高收入國家的主要疾病負擔,其發病率還在不斷上升。令人擔憂的是,本榜單發現許多中低收入國家擁有著更不健康的食品,由於食品消費習慣從傳統的蔬菜和未包裝穀物向包裝食品轉型,其不健康食品消費量正在快速增加,而這些國家應對不利健康後果的醫療能力也相對比較低,疾病負擔將越來越重。
英美國家經驗顯示,調整稅收是控制垃圾食品消費量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美國醫學會雜誌》的一項研究介紹,美國費城自2017年1月1日起對汽水等含糖飲料徵收每盎司1.5美分的「蘇打稅」後,這些飲料銷售量下降四成。而美國加州伯克利通過「蘇打稅」三年後,含糖飲料的消費量下降了50%以上。
2016年英國政府公佈的《兒童肥胖行動計劃》中提出,含糖飲料糖稅實施後的6個月政府已徵收了1.54億英鎊,可用於補貼水果蔬菜的消費,他們還鼓勵食品和飲料公司將含糖量繼續降低20%。2019年9月,英國衛生部首席醫療官Dame Sally還計劃提出對垃圾食品徵稅的報告,通過稅收對蔬菜進行補貼,用價格影響消費量以解決兒童肥胖問題。
喬治全球健康研究所執行副主任Bruce Neal指出,包裝食品已逐漸佔據世界食品消費的主導地位,確實令人擔憂。數十億人每天都在接觸不健康的飲食,飲食健康問題像海嘯一樣不斷逼近人類,而肥胖危機只是其第一波的浪潮。我們必須找到一種積極的管理方法,讓食品行業企業在健康食品的銷售推廣中獲利,而不是為了迎合市場帶給我們一種又一種的的垃圾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