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春分」熱如夏!中醫師吳明珠教4大撇步除濕兼養肝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醫藥新聞

誤信魚這個部位可治胃病 60旬婦吃下中毒險死

1名婦人吞服草魚魚膽後,肝腎功能衰竭,被送到醫院急救。圖/Ingimage
1名婦人吞服草魚魚膽後,肝腎功能衰竭,被送到醫院急救。圖/Ingimage

魚肉蛋白質含量高、熱量低,是攝取優質蛋白的好來源,但是魚並非全身部位都可食用。一名婦人因誤信「魚膽」可治胃病,生吞後反引起嚴重中毒,差點丟了性命。

錢江晚報報導,一名年約60歲的吳姓婦人近來感到胃不太舒服,某天早上她在殺一條草魚,突然想起有人說生吃魚膽對胃病有幫助,就把草魚的魚膽生吞下去。

到了下午吳婦開始出現腹脹、拉肚子、頭暈、沒食慾、小便量減少等症狀,到了晚上支撐不下去,在家屬陪同下到當地醫院就診。一查發現肝功能谷丙轉氨酶已上升到3400(正常值為50以下),被認為有生命危險,趕緊轉診到大醫院,經過搶救後,總算穩定病情,過了幾天,肝腎功能也有明顯好轉。

醫師表示,魚膽中含有膽汁毒素、膽鹽、氫氰酸物質等可以導致溶酶體變性、線粒體腫脹,使細胞能量代謝受阻,細胞壞死;氧自由基增多,使生物膜特性發生改變,導致器官功能代謝改變;抑制線粒體酶活性,加重細胞損傷;引起全身炎性反應症候群,加重組織器官損傷,以胃腸道、肝、腎功能損害最常見,嚴重者可累及心臟及神經系統等。

通常只需2.5克的膽汁就能讓一個成人中毒甚至死亡。而且魚愈大,吞服的膽汁愈多,中毒愈嚴重。一條1-2公斤的魚,膽汁就已達2.5克。

魚膽中的毒素不易被高溫或酒精所破壞,即使將魚膽蒸熟或用酒將魚膽沖服,吞食這類魚的魚膽後仍會引起中毒,導致肝腎受損衰竭、噁心腹瀉,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中毒 膽汁 蛋白質 腎功能 胃病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