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元氣新聞

影/擔心就醫被警抓 海洛因成癮孕婦產檢利用率低

國衛院及專家呼籲,政府應規劃成癮媽媽的友善就醫環境,提高產前及產後的照護利用,並提供整套家庭支持處遇,以避免藥癮造成跨世代傷害。 記者鄧桂芬/攝影
國衛院及專家呼籲,政府應規劃成癮媽媽的友善就醫環境,提高產前及產後的照護利用,並提供整套家庭支持處遇,以避免藥癮造成跨世代傷害。 記者鄧桂芬/攝影

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發現,海洛因成癮孕婦因憂心就醫被警察抓等因素,產檢利用率低,國健署提供10次產檢機會,成癮孕婦僅使用5.3次,且有二成從未產檢。但產前接受美沙冬替代療法,有助提升產檢利用率8%,若有配偶陪同,產檢率更高。

該研究成果已刊於5月出刊的「成癮醫學權威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rug Policy)」。國衛院及專家呼籲,政府應規畫成癮媽媽的友善就醫環境,提高產前及產後照護利用及家庭支持,以避免藥癮造成跨世代傷害。

國衛院神經與精神醫學研究中心合聘研究員陳娟瑜以回溯性世代研究,探討「有關鴉片類藥物使用疾患孕婦產前檢查的使用率與早期接受產前服務的相關性」,分析1284名海洛因成癮孕產婦的美沙冬服用量及醫療服務利用率等狀況。

研究顯示,海洛因成癮孕婦處於社經弱勢的比率偏高,未婚約36.9%、失業約69.6%,而且近期門診醫療利用率也低。進一步分析,孕婦在產前加入美沙冬替代療法,產前利用率約提高8%,倘若和配偶一起參與治療,則可提高至18%。

但是,若接受美沙冬替代療法海洛因成癮孕婦有HIV感染,或是在3年內有過生產經驗,反而會降低產檢利用率各25%與34%。

陳娟瑜表示,依據研究結果可知,孕婦使用毒品的影響包括失業、擔心被抓或就醫歧視,加上低教育程度以及家庭支持薄弱,使得醫療利用率也跟著較低。但若有接受美沙冬替代療法,對孕婦及肚子寶寶都能有正面幫助。

然而,成癮孕婦不願去醫院產檢,很可能是曾經生產過而輕忽懷孕期間潛在的可能風險,也可能是擔心就醫被逮捕,或是被社會貼上負面標籤。

陳娟瑜強調,產前檢查對高風險妊娠族群相當重要,以成癮孕婦為例,中斷海洛因使用所帶來的戒斷症狀,很容易帶來早產或流產,所以不可驟然停止使用藥物使用,應以美沙冬替代療法或丁基原啡因介入,否則對母嬰會帶來危險。

陳娟瑜說,衛福部心口司及國健署應跨單位合作,協助規劃藥癮者的友善就醫環境,提高並提早產前照護的利用,推動高風險衽娠產前與產後家庭訪視等相關措施,以避免藥物濫用對社會及跨世代造成傷害。

台灣照顧管理協會理事長張淑慧說,曾有一名17歲成癮媽媽向她求助,對方覺得懷孕後糟透了,被趕出家門,又未成年不能自己租房,又被男友拋棄無經濟來源,產檢看醫師又怕被警方抓,去找社工說不定孩子生下來會被帶走,還會被罵「母奶有毒」。

張淑慧說,成癮媽媽會遇到「悲傷SAD」問題,也就是社會排除(Social Exclusion)、罪刑逮捕(Arrest)和死亡風險(Death)。「但她們有權利當媽媽,社會應給她們機會,提供友善包容的支持系統,而非歧視。」

張淑慧建議,從高中、醫事及社工人員專業教育,都應教導認識藥物成癮所帶來的影響,以及成癮母嬰的健康知能。衛福部國健署及心口司更應跨單位合作,提供成癮媽媽的友善產檢流程,以及整套家庭支持處遇。

衛福部心口司長諶立中表示,會與國健署研議未來可能的積極作為。另呼籲成癮媽媽孕期一定要去醫學中心級的婦產科尋求協助,醫學中心的婦產科多有能力處理成癮媽媽,生產後也能提供嬰兒更好的照護。此外,現階段要求醫院面對成癮媽媽不需通報,請媽媽們放心。

產檢 孕婦 藥物成癮 HIV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