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閨蜜唱KTV「搶帳單」 一人失控跳水池溺斃
酒精的作用會讓人失去理智,甚至做出危害性命的事。4名閨蜜一起喝酒唱歌,卻因搶帳單而發生衝突,最後導致一人跳水不治身亡的悲劇。
都市快報報導,李女和陳女是高中時代的閨蜜,畢業後陳女唸大學、李女投入職場,兩人一起合租房子,後來還結識唸大學的張女和許女,四人關係親密,常常一起聚會。
去年10月,四個女孩約吃火鍋,飯後到KTV續攤,許女還約了幾個男性同行。玩到凌晨時一行人共喝了5箱啤酒,準備結束聚會回家,李女搶著付人民幣1300元(約新台幣5800元)的消費,其他閨蜜知道李女收入不高,想阻止她買單,一行人發生肢體衝突,在酒精的作用下,大家情緒都很激動,場面一度失控。
許女看到大家爭吵,撿起一塊啤酒瓶碎片,威脅如果不住手就要割腕,最後還真的割下去,大家嚇得停下來,將許女送醫。這時大家突然發現搶著付帳的李女不見了,20分鐘後好不容易找到她,李女依然情緒激動又逃走了。最後大家在公園水池邊發現陳女,她竟然一躍跳入水中,朋友沒能來的及拉她一把,陳女最後沈進深水區溺斃。
李女的父母向女兒的朋友們提出告訴,認為是在許女割腕和其他人的言語刺激下,害醉酒的女兒加重負面情緒、喪失基本判斷能力,最終跳入水池身亡,指控當天一起喝酒的人要承擔一半的責任,求償人民幣50萬元。
經過法官的調解,從保護受害者利益的角度出發,根據雙方應承擔的責任大小,最終雙方達成調解協議,由6名被告賠償原告方損失合計15萬餘元。
喝醉酒為什麼會如此情緒失控?
醉酒後失控表現不一,緣於神經生理性差異。酒品如人品的意思,是酒後神經生理變化有個體差異。但總的說來,醉酒確實會讓人變得更加開放,想唱歌、跳舞、說話、飆外語、找煙抽或打架鬥毆。
⒈酒精可減輕大腦焦慮感。乙醇分子直達杏仁核區域(大腦情緒系統機關所在地),激活那裡的細胞,釋放出CRF(促皮質激素因子),CRF長途撥涉趕到VTA(腹側被蓋區)。這是兩條多巴胺獎勵通道、愉悅迴路的交匯處。
⒉VTA腦區還與恐懼制約和成就感有關。所以飲酒增加自我展演慾望(唱歌、跳舞、講外語、抒發感情…)與暴力傾向。
⒊為什麼經常酗酒的人到最後離不開酒?為什麼一喝醉就開始主動要酒喝、找煙抽?也是因為⒈中提到的的杏仁核—CTA通路與大腦成癮機制有關,所以酒精一樣可以成癮。
⒋為什麼醉酒容易情緒失控,大笑或大哭?酒精對大腦的影響是全方面的。酒精分子使得杏仁核製造GAT3轉運蛋白的基因表達下調,後者調節GABA(γ-氨基丁酸)重吸收。結果,酗酒者腦中過量的GABA減緩了大腦處理恐懼和壓力以及調節情緒的能力,所以波動特別大。極小刺激也可能得到大哭大叫大笑。戒酒藥巴氯芬可以減少GABA釋放。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護病比改1:7 兒童病房加津貼
堅持實證精神 桂冠營養研究室只做正確抉擇
醫院專責病房照服員津貼 衛福部拍板每人每班5千元
拜耳西藥事業部亞太區推出更多創新藥品,台灣民眾受惠
運動醫學鐵三角缺一不可:運動防護員、物理治療師及醫師應各司其職
拒絕搭上Covid-19列車 醫建議此種常備藥
陳文茜吐露活太累一度想解脫 嘆:不疼痛的日子都是恩典
有故事的藥局 民雄七星藥局三代傳承
SMA基因療法 幫助孩子擺脫輪椅
學者建議/善用藥物經濟學 提升健康餘命效益
署長擔憂/創新療法太昂貴 納健保成巨大挑戰
因應猴痘搶天花疫苗?中央無搶購計畫 45歲以上可能都打過
衛福部擬禁<20歲買菸但准買吸食器 國民黨:掩耳盜鈴
職場上聽過最噁心的話 網齊呼:能者多勞、共體時艱
猴痘疫情擴散!WHO:全球已發現80例病例 遍布11國
擬洗腎前認識換腎 晚期肺癌實證給藥
健保署推動資訊上雲端 省錢更強化防疫
李伯璋:部分負擔及早上路 有助分級醫療
使用生物相似藥 我追不上歐美車尾燈
生物相似藥 健保署有條件擴增給付範圍
癌友僅1成認識生物相似藥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原訂5月15日上路 衛福部正式發函註銷
高醫大研究 金銀花、黃耆有助抗新冠
健保部分負擔 可望延後
高醫大團隊研究 傳統中藥「金銀花」有助抗新冠病毒
脫線離世!享耆壽90歲「佛祖召喚我了」 誤信友人偏方喝草藥 4年前開始洗腎
量能緊繃 醫界籲延後健保新制
醫師法修正 外國學歷要甄試
低血鉀精準醫療 三總3創新獲獎
動物用藥不足 將申請放寬人藥
猜你喜歡
現代新孝道/「送你去有專人照顧的地方好不好?」認清能耐 女兒放手媽媽點頭
獨/張宇驚爆太太蕭十一郎「呼吸困難」緊急送醫!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接連抗癌 光肝癌就開刀20次!靠3件事挺過5癌症
因應猴痘搶天花疫苗?中央無搶購計畫 45歲以上可能都打過
陳文茜吐露活太累一度想解脫 嘆:不疼痛的日子都是恩典
拒絕搭上Covid-19列車 醫建議此種常備藥
老顧老/雙雙失能 阿公的愛阿嬤的傷
誰來顧老…解開枷鎖 找對的照顧方式
翻轉腳本/照顧腦麻女50年不曾出遊 無人伸援的他們累了
照顧者/雙殺悲歌 55歲的孝子為何走絕路
韓國知名品牌泡麵農藥超標 1400公斤邊境攔截
高醫大研究 金銀花、黃耆有助抗新冠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要避免染疫,也要做好染疫準備!退燒藥、血氧機 有備無患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太太確診居隔 我臨時學做菜
科學實證「午睡」有3個好處:提升記憶力、還能降低這種疾病的罹患風險
從「眉毛」看健康!專家解析「毛相」:出現6種眉型就得去就醫,小心內分泌已失調
制度漏接…照顧不了 解脫病夫誰之過
「白袍VS.白衣」醫師與護理師同穿一身白,相互扶持成為守護病人的好夥伴
醫院專責病房照服員津貼 衛福部拍板每人每班5千元
運動醫學鐵三角缺一不可:運動防護員、物理治療師及醫師應各司其職
10年近百件 「照顧殺人」如何止息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從清零到共存 心情洗三溫暖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防疫已成日常 兒隔離不擔心
脫線離世!享耆壽90歲「佛祖召喚我了」 誤信友人偏方喝草藥 4年前開始洗腎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備酒精、漂白水 居隔先環境消毒
李伯璋:部分負擔及早上路 有助分級醫療
護病比改1:7 兒童病房加津貼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居家練廚藝 傳照片報平安
早餐吃對了嗎?/水果、雞蛋、麵包及豆漿 例行早餐
老老照顧…70歲顧80歲 有愛扛不住
擬洗腎前認識換腎 晚期肺癌實證給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