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基隆、屏東、金門、連江 達標率掛零
分級醫療推動滿兩年,醫改會今天公布診所無障礙就醫環境調查體檢報告,發現具備無障礙通道、無障礙廁所與無障礙溝通三項指標的診所,僅占全國健保西醫診所的5%,台北、基隆、屏東、金門、連江等五縣市掛零。
醫改會董事長劉淑瓊說,衛福部兩年前調漲大醫院門診部分負擔,並提出分級醫療六大策略及配套措施。政府承諾在「提升基層醫療服務量能」策略中,輔導基層診所規畫無障礙空間,並可於健保快易通App查詢。
劉淑瓊說,如今推動滿兩年,依衛福部「全國診所無障礙就醫環境調查表」所規畫的無障礙友善診所三大指標無障礙通道、無障礙廁所、無障礙溝通,進行診所體檢,全符合為三顆星,扣除無障礙溝通則為兩顆星;體檢發覺多數診所環境不夠友善,上述三指標的達標率分別為59%、26%、17%。
醫改會發言人朱顯光表示,全國健保西醫診所約1萬500家,據上述調查表統計,全國健保西醫診所具備無障礙通道和廁所只有21%,但若加上無障礙溝通,則僅5%診所達標。若以縣市別來看,符合三指標的縣市以新竹市32%達標比率最高。
雙北、桃園11醫學中心 6成身障者認為不便
劉淑瓊說,醫改會曾至雙北及桃園地區11家醫學中心,實際對百位輪椅、枴杖或助行器、娃娃車族進行民調,高達六成受訪者對診所缺乏無障礙設施或設計不良感到就醫不便;近七成對政府推動無障礙措施覺得無感。建議建議衛福部,應重新檢視無障礙資訊的正確性、配合營建署等相關單位修正建築法規,優先將面積大於1000平方公尺的大型診所,納為應設置無障礙設施建築。
屏基醫院神經內科醫師詹智鈞對診所「溝通無障礙」及格率偏低,認為政府與診所應重視。因為屏東等偏鄉縣市地區有很多新住民或外籍看護,他就自學印尼語、魯凱、排灣族語,如果沒有提供無障礙溝通服務,醫師往往無法正確診斷,病人也無從遵醫囑治療,反而得浪費更多健保醫療資源。
詹智鈞建議衛福部應推出通用範本,提供各種協助溝通的軟體、影片、表單、藥袋或貼紙,給基層診所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