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陳凱倫罹扁桃腺癌,頸開12公分切腫瘤重生!出現頸部腫塊、聲音改變...6種症狀要當心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元氣新聞

每日藉酒紓壓 60歲男腿骨壞死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主任陳益乾表示,臨床經驗中,酒癮戒除很艱辛,往往無法克服環境誘惑。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主任陳益乾表示,臨床經驗中,酒癮戒除很艱辛,往往無法克服環境誘惑。
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只要沒喝到酒好像就哪裡不對勁。」一名60歲男子因工作壓力大,常常藉酒紓壓,幾乎每天酒不離身,長期下來酒精成分增加血液中的脂肪微粒,導致微血管阻塞,無法吸收養分,進而造成大腿骨壞死、塌陷,髖關節塌陷壓迫疼痛,甚至不太能行走,後來轉到骨科手術後才修復。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主任陳益乾表示,酒精中的成分會增加身體血液中的脂肪微粒,經由血液循環至髖關節內,由於粒子較大,進而阻塞微血管吸收養分。

陳益乾表示,酒精與健康的議題長期被忽略,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8年全球酒精和健康年報,每年因使用酒精及酒精死亡人數為300萬人,平均每6分鐘就有1人因而死亡,過度飲酒可能會造成成癮、精神病、失智、肝硬化胰臟炎、心臟病及癌症等。

陳益乾指出,根據研究調查,國人有近一半的人具有「ALDH2*2」的對偶基因型,因缺乏乙醛去氫酶活性,無法正常代謝酒精轉化的乙醛,乙醛的累積常見症狀為臉紅,此外還會心跳加快、頭痛、頭暈、噁心想吐、宿醉等症狀,也被稱為「酒精不耐症」,而乙醛更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是一級致癌物質。

陳益乾說,臨床經驗中,酒癮戒除很艱辛,往往無法克服環境誘惑,且國內的勸酒風氣及隨手可得的酒品,更增加不當飲酒行為及酒癮的機率,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提供的戒酒方式,除了有個別心理治療,再輔以團體及家庭治療,適時提供戒酒藥物,多面向整合治療,給予戒酒者多元治療的後盾。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編輯推薦

酒癮 宿醉 紓壓 肝硬化 胰臟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