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醫藥新聞

接檔《與惡》器捐夯劇 沒有這家醫院拍不成

男主角曾少宗(左一)飾演利恆醫院移植外科的明日之星江君皓,為了學習外科醫師的專業素養,特別接受醫護人員的實習訓練。(彰基提供)
男主角曾少宗(左一)飾演利恆醫院移植外科的明日之星江君皓,為了學習外科醫師的專業素養,特別接受醫護人員的實習訓練。(彰基提供)

彰基醫療人員在開刀房現場指導演員,務必達到專業上要求的細節。(彰基提供)
彰基醫療人員在開刀房現場指導演員,務必達到專業上要求的細節。(彰基提供)
「我們接到劇組電話時,只考慮了十分鐘,就決定全力支援拍戲…因為太難得了,而且這是件公益,台灣能拍器捐移植的故事,代表我們很進步了,而且彰基創辦人蘭醫師就是執行全世界第一例的異體移植醫師...」站在台上的是彰化基督教醫院協同總院長郭守仁,他語氣興奮地說。

下了台,郭守仁還是被即將在5月4日在公視上檔的新戲《生死接線員》的工作人員包圍著,一直點頭致意。這兩群人本該沒有交集,卻因為一齣戲而結緣。因為這是一部在台灣少見的醫療劇,而且是醫療體系中不被注意,甚至是有點被討厭的器捐移植協調師的職人劇,也開啟在台灣很難被討論的生死議題。而拍攝的場景就在彰化基督教醫院大力支持下完成。

協調師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職業,簡單的講,他們需在短時間內確認病人是否符合器捐條件、連繫院內腦判醫師、登錄捐贈者的檢驗數值、通知受贈者或他院協調師、安排開刀房,甚至得安排家庭會議,讓生死兩相安。

民眾對器捐移植協調師並不了解,甚至有時候會被誤解,因為他的出現就是要跟人家「要」器官,一方面要安慰即將失去親人的家屬,一方面又揹負著等待器官患者的期待,不斷的穿梭在生與死之間的交界。要拍攝這麼一場高張力極大的戲劇,沒有醫院的大力支持,幾乎成不了劇。

台灣首部器捐移植協調師職人劇《生死接線員》,在開播的記者會上,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李伯璋(圖),與協助全劇拍攝的彰化基督教醫院協同總院長郭守仁左(圖右)一同出席記者會。(攝影:蔡怡真)
台灣首部器捐移植協調師職人劇《生死接線員》,在開播的記者會上,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李伯璋(圖),與協助全劇拍攝的彰化基督教醫院協同總院長郭守仁左(圖右)一同出席記者會。(攝影:蔡怡真)

劇組為了擺脫鄉土劇對醫療現場的胡鬧瞎搞,又面對這麼嚴肅的話題,功課當然就要做足,尋求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幫忙,提供專業醫療人員的諮詢,場景原本想以口碑很好的《麻醉風暴》為範例,但找合作醫院的過程中卻困難重重。

執行製片李其璇說,「我們原本想要學麻醉風暴,到不同醫院拍攝不同的場景,用多個單院創造一個醫院,後來發現沒這麼簡單,能做器捐的醫院要有重症醫療團隊,也要能執行移植的醫療技術,這些都是大醫院才有辦法執行,但我們找遍了北中南幾家大醫院都無法配合。」

最後劇組往第二線城市開始尋找,當找到彰化基督教醫院時,離開拍只剩一個月而已,但也算遇到了超熱心的貴人彰基體系媒體新聞中心經理閻廣聖。他說,「去年7月接到劇組怯怯聲的電話後,我還在想製片怎麼連講話都沒把握呢?原來是打了數百通電話都被拒絕了,但我一聽是器捐議題,覺得跟醫院的創辦理念很像,而且我們有三家醫院可以支援,因此,跟院長報告後獲得支持,隔天我就請劇組南下中部來勘景。」

閰廣聖說,會接下這個任務或許是冥冥之中註定,因為彰基創院院長蘭大衛在1928年,為了救治一名病童潰爛未癒的腳傷,就曾親自切除自己夫人的皮膚移植到小病童身上,當年是夫人主動提及想捐皮膚救小孩,但世界上並沒有相關技術,只能從書上學習,最後手術雖然失敗,但這個切膚之愛的故事,經由主角周金耀牧師在長大後的傳教過程中親口說出來,仍感動眾人。

就因為這層緣故,彰基在軟硬體都全支持,不只提供開刀房、會議室、物流中心、直升機停機坪,連最難的加護病房都可以恰恰好的幫上。在演員的專業訓練及醫院實習,也由器官捐贈小組負責,甚至演員還親赴開刀房,實際觀摩活體肝臟移植的手術現場;甚至拍攝現場有時得動員十數名的醫護人員當起臨演,演出自己專業的角色。

李其璇也感受到彰基的熱情,「其實開拍前,我們最擔心加護病房的場景,雖然有醫院說可以把病人清空讓我們拍攝,但我們實在於心不忍最後拒絕了,剛好二林基督教醫院新成立一個加護病房,正好空著可以拍攝,因此,解決了最難的場景,讓戲可以順利開拍完成。」

這次與醫護接觸的過程,李其璇知道,醫療團隊最在意專業的細節,我們也一再與團隊確認,就是希望讓台灣的醫療劇沒有任何差錯,可以趕上日本的水準,雖然尋找合作醫院的過程中充滿曲折,但也感受到有些醫院確實想要配合,但礙於沒有移植團隊,而大家的共同想法,就是想要推動器捐這個議題,讓民眾可以更了解,這是我以前從未遇過的熱情。」

在記者會上只播了十五分鐘片花,都可以感受到在醫療現場的人性衝突,與會者不少人紅了眼眶,而這場戲也讓年輕的男女主角及資深演員們深受感動。飾演移植外科的明日之星江君皓的曾少宗說,雖然我還無法開口跟父母談生死,但我會認真考慮簽署器捐卡。

飾演菜鳥協調師溫雨讀的劉倩妏則對生命有了不一樣的體會,演溫雨讀媽媽的潘麗麗則直接簽了器捐同意卡。幾個資深藝人感受更深,飾演家屬的演員梁佑南則認為,製作人很勇敢,敢碰觸生死議題,高山峰也大聲疾呼,去年器官捐贈首度負成長,希望這齣戲能讓大家更認識器捐。

而在創下好口碑的《我們與惡的距離》之後上檔,《生死接線員》也希望這齣社會寫實劇,能帶給觀眾不一的生死議題討論,播出時間:5/4 日起每週六9點公視首播。

器官捐贈 加護病房 醫護人員 手術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