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檔《與惡》器捐夯劇 沒有這家醫院拍不成
下了台,郭守仁還是被即將在5月4日在公視上檔的新戲《生死接線員》的工作人員包圍著,一直點頭致意。這兩群人本該沒有交集,卻因為一齣戲而結緣。因為這是一部在台灣少見的醫療劇,而且是醫療體系中不被注意,甚至是有點被討厭的器捐移植協調師的職人劇,也開啟在台灣很難被討論的生死議題。而拍攝的場景就在彰化基督教醫院大力支持下完成。
協調師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職業,簡單的講,他們需在短時間內確認病人是否符合器捐條件、連繫院內腦判醫師、登錄捐贈者的檢驗數值、通知受贈者或他院協調師、安排開刀房,甚至得安排家庭會議,讓生死兩相安。
民眾對器捐移植協調師並不了解,甚至有時候會被誤解,因為他的出現就是要跟人家「要」器官,一方面要安慰即將失去親人的家屬,一方面又揹負著等待器官患者的期待,不斷的穿梭在生與死之間的交界。要拍攝這麼一場高張力極大的戲劇,沒有醫院的大力支持,幾乎成不了劇。
劇組為了擺脫鄉土劇對醫療現場的胡鬧瞎搞,又面對這麼嚴肅的話題,功課當然就要做足,尋求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幫忙,提供專業醫療人員的諮詢,場景原本想以口碑很好的《麻醉風暴》為範例,但找合作醫院的過程中卻困難重重。
執行製片李其璇說,「我們原本想要學麻醉風暴,到不同醫院拍攝不同的場景,用多個單院創造一個醫院,後來發現沒這麼簡單,能做器捐的醫院要有重症醫療團隊,也要能執行移植的醫療技術,這些都是大醫院才有辦法執行,但我們找遍了北中南幾家大醫院都無法配合。」
最後劇組往第二線城市開始尋找,當找到彰化基督教醫院時,離開拍只剩一個月而已,但也算遇到了超熱心的貴人彰基體系媒體新聞中心經理閻廣聖。他說,「去年7月接到劇組怯怯聲的電話後,我還在想製片怎麼連講話都沒把握呢?原來是打了數百通電話都被拒絕了,但我一聽是器捐議題,覺得跟醫院的創辦理念很像,而且我們有三家醫院可以支援,因此,跟院長報告後獲得支持,隔天我就請劇組南下中部來勘景。」
閰廣聖說,會接下這個任務或許是冥冥之中註定,因為彰基創院院長蘭大衛在1928年,為了救治一名病童潰爛未癒的腳傷,就曾親自切除自己夫人的皮膚移植到小病童身上,當年是夫人主動提及想捐皮膚救小孩,但世界上並沒有相關技術,只能從書上學習,最後手術雖然失敗,但這個切膚之愛的故事,經由主角周金耀牧師在長大後的傳教過程中親口說出來,仍感動眾人。
就因為這層緣故,彰基在軟硬體都全支持,不只提供開刀房、會議室、物流中心、直升機停機坪,連最難的加護病房都可以恰恰好的幫上。在演員的專業訓練及醫院實習,也由器官捐贈小組負責,甚至演員還親赴開刀房,實際觀摩活體肝臟移植的手術現場;甚至拍攝現場有時得動員十數名的醫護人員當起臨演,演出自己專業的角色。
李其璇也感受到彰基的熱情,「其實開拍前,我們最擔心加護病房的場景,雖然有醫院說可以把病人清空讓我們拍攝,但我們實在於心不忍最後拒絕了,剛好二林基督教醫院新成立一個加護病房,正好空著可以拍攝,因此,解決了最難的場景,讓戲可以順利開拍完成。」
這次與醫護接觸的過程,李其璇知道,醫療團隊最在意專業的細節,我們也一再與團隊確認,就是希望讓台灣的醫療劇沒有任何差錯,可以趕上日本的水準,雖然尋找合作醫院的過程中充滿曲折,但也感受到有些醫院確實想要配合,但礙於沒有移植團隊,而大家的共同想法,就是想要推動器捐這個議題,讓民眾可以更了解,這是我以前從未遇過的熱情。」
在記者會上只播了十五分鐘片花,都可以感受到在醫療現場的人性衝突,與會者不少人紅了眼眶,而這場戲也讓年輕的男女主角及資深演員們深受感動。飾演移植外科的明日之星江君皓的曾少宗說,雖然我還無法開口跟父母談生死,但我會認真考慮簽署器捐卡。
飾演菜鳥協調師溫雨讀的劉倩妏則對生命有了不一樣的體會,演溫雨讀媽媽的潘麗麗則直接簽了器捐同意卡。幾個資深藝人感受更深,飾演家屬的演員梁佑南則認為,製作人很勇敢,敢碰觸生死議題,高山峰也大聲疾呼,去年器官捐贈首度負成長,希望這齣戲能讓大家更認識器捐。
而在創下好口碑的《我們與惡的距離》之後上檔,《生死接線員》也希望這齣社會寫實劇,能帶給觀眾不一的生死議題討論,播出時間:5/4 日起每週六9點公視首播。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首例猴痘個案狀況良好 9接觸者皆無症狀
染猴痘怎麼洗衣服? 羅一鈞:不混洗、一般洗衣精即可
健保給付顱內壓監測器醫材 7月1日起每年3000人次受惠
猴痘全球大爆發「傳播鏈有幾條?」科學家曝真相嚇傻:源自同一人
法國驚現首例兒童猴痘病例 疾管署:同住家人可能染疫
獨/疾管署曝天花疫苗庫存及到貨時程 專家提醒3基本功
猴痘收治負壓病房「殺雞用牛刀」? 莊人祥:保護醫護
世衛:猴痘疫情目前不構成國際緊急公共衛生事件
台灣首例猴痘 匡列縮減為9人
照片曝光!國內首例猴痘確診患者 25歲男腿部密集冒痘
影/首例「換心肝」受贈者揪感謝 推廣器捐助人傳承愛
疾管署公布猴痘疫調及接觸者指引 依風險高低處置
台首例猴痘男密切接觸20人變9人 疾管署解釋排除原因
防猴痘不建議大量接種 台灣優先施打3對象
台首例猴痘!20多歲台男自德返台現紅疹 匡列19人
傳遞生命的價值 器捐音樂會歌手萬芳用聲音撫慰人心
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猴痘病例續增 已超過3200例
憂猴痘來襲…疾管署公告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 24小時內需通報
不孕症名醫肺臟移植200天 林禹宏:距離出院回家不遠了
東亞地區第一例!南韓通報首起猴痘確診 30多歲民眾從德國入境
ELLE總編輯楊茵絜過世 父親楊渡悲嘆等不到電鈴聲
莊人祥:上周通報猴痘例已排除 明後天列法定傳染病
老婆怕冷不開窗 70歲男住頂樓體溫飆41度險喪命
銀髮族輕症也恐引發肺炎 RSV疫苗第3期試驗收案
漂白水勿直接倒入馬桶 恐殺光汙水處理過程益菌生物
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 帶你迎向銀銀發亮的人生下半場
連戰傳住院 連辦:現在狀況非常好 已轉一般病房療養中
前大法官孫森焱逝世 蘇貞昌感念一生奉獻司法
老婆確診後性慾變強讓他嚇到 網歪樓留言:少子化有救了
「最愛台灣的西班牙人」賴甘霖神父離世享嵩壽105歲!曾獲27屆醫奉獎,帶著愛漂泊一生
猜你喜歡
該不該送親人去安養院?會比在家裡好嗎?身為長期照護者該扮演什麼角色
防猴痘不建議大量接種 台灣優先施打3對象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吃辣就血便竟是大腸癌末期!不菸不酒愛運動卻罹癌,原來是忽視這個重要因子
生活中培養健康好習慣,可延長壽命!日研究:有慢性問題者也有效
因丈夫罹患了帕金森氏症,打破了原本的生活... 身為長期照護者我撐不下去了,必須結束這一切!
康復者宣言/防疫好習慣 同住家人沒被我傳染
ELLE總編輯楊茵絜過世 父親楊渡悲嘆等不到電鈴聲
1顆普拿疼殘留體內5年?藥師建議「服止痛藥5不原則」
老婆確診後性慾變強讓他嚇到 網歪樓留言:少子化有救了
康復者宣言/確診後及時用藥!康復的關鍵為補充營養,兒貼心照顧
莊人祥:上周通報猴痘例已排除 明後天列法定傳染病
憂猴痘來襲…疾管署公告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 24小時內需通報
東亞地區第一例!南韓通報首起猴痘確診 30多歲民眾從德國入境
猴痘會傳染毛孩!專家急示警:飼主染疫至少3週不能接觸「這類型寵物」
台灣首例猴痘 匡列縮減為9人
法國驚現首例兒童猴痘病例 疾管署:同住家人可能染疫
康復者宣言/確診隔離 學到家人相處的智慧
染猴痘怎麼洗衣服? 羅一鈞:不混洗、一般洗衣精即可
不孕症名醫肺臟移植200天 林禹宏:距離出院回家不遠了
糖尿病、高膽固醇、高血壓要吃藥一輩子嗎? 營養師教你透過飲食與運動有機會停藥
預防猴痘感染,衣服到底該怎麼洗?美CDC有指引
康復者宣言/平時有運動習慣 打滿4劑僅輕症
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猴痘病例續增 已超過3200例
醫病平台/坦然面對老病,自在迎接死亡
醫病平台/讓人難以割捨的「臨終凌遲」,解套的關鍵在我們每一人
驗出農藥殘留 Häagen-Dazs香草冰淇淋自主下架、退款
康復者宣言/面對病毒 不可輕忽小動作
不止吃多少動會變胖,吃藥也可能會!9種常見造成體重增加的藥物
猴痘收治負壓病房「殺雞用牛刀」? 莊人祥:保護醫護
首例猴痘個案狀況良好 9接觸者皆無症狀
康復者宣言/確診申報不久 通知領關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