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完了,那然後呢?」獨留床頭卡 病童已返家
吉里巴斯人民以當地語言為主,少數民眾可以透過英語溝通,因此當地跟診的護理師得身兼翻譯,狹小的診間內,天花板上轉啊轉的電風扇,將昏黃的燈光阻隔得一暗一明的,沒有電池的體重計、缺乏兒童身高測量尺,更增添了看診時的不便。
吉國因水源缺乏,平常慣用雨水或依賴衛生堪慮的潟湖為生,許多幼齡的孩子皮膚與頭皮上出現數不清的毛囊炎,甚至造成皮膚膿瘍,醫師除了現場即時予以處理外,並透過護理師說明平日居家清潔護理的重要性,這一來一往,一個病人的看診時間不下20至30分鐘。
待治療的病童 卻已被要求返家

四個月大的女童寶拉被媽媽抱著進入診間,乖巧的她不哭不鬧但活動力不佳,楊俊仁醫師發現其有明顯心雜音,囑吒隔日務必再到此團在中央醫院心臟內科門診確認是否有心臟問題,果然經心臟內科林肇鋒醫師超音波檢查發現為心室中隔缺損,於是楊俊仁醫師建議直接住院治療。
次日早上八點多,醫師在門診前趕去查房,床頭卡上的註記停留在當日的稍早,但病房內遍尋不到寶拉與家人的身影,詢問後才發現,寶拉已被醫師要求出院回家了,這讓投入兒童醫療近30年的楊醫師十分震撼,原來一切的問題來自於診斷之後,不禁興起「那然後呢?」的無奈。
缺乏檢查儀器的醫院,像是沒有刀劍就要上戰場的士兵,焦急不足以改變現況,但憂心之情卻溢於言表。
楊俊仁也提到,與寶拉同病室內有一位吊著點滴的二歲小男孩,呼吸急促且活動力差,他建議應該要讓孩子照X光,但沒有獲得主責照顧的醫師認同,於是在第二天寶拉離院的同時,很不幸的也接到小男孩前一晚已不治的消息,死因認為是敗血症引起。
楊俊仁感慨地表示,台灣很多的醫療行為都是基於病人安全與福祉考量,醫病之間,總是期待可以「再多做一點」,但這種現象卻衝擊了健保制度,臨床醫師不是神,手無寸鐵的結果只能慷慨赴義,既然不能改變現況,就從最簡單的基本衛教做起。
嬰幼兒營養失衡 哺育觀念待加強
在吉國,由於世界衞生組織的積極推動,產婦哺餵新生兒純母乳至六個月大比例極高,但當地民眾普遍營養匱乏和不均,母乳養分是否足夠支應寶寶的成長為一重要課題,且因經濟困難,母乳不足和後續的副食品添加是否均衡便成為隱憂。
當地嬰兒配方奶粉價格昂貴,不少孩子喝的是加了糖、可可粉甚至椰子油的奶水,以期減少奶粉的支出,並讓孩子增加飽足感,但如此卻造成嬰幼兒嚴重的營養失衡,形成吉國孩童健全發展的一大隱憂,加上家庭計劃沒有落實,宗教信仰不允許人工流產,家裡有四、五個小孩以上甚為普遍,對家庭經濟負擔可說是雪上加霜。
把握在吉國一周的時間,楊俊仁盡量和當地醫師和護理人員溝通,甚至對從斐濟和巴布亞新幾內亞醫學院來實習的醫師上課時也不放過,灌輸嬰幼兒營養和副食品添加的最新知識,希望可以藉著正確的衛教矯正吉國民眾普遍錯誤的哺育觀念。(系列二)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首例猴痘個案狀況良好 9接觸者皆無症狀
染猴痘怎麼洗衣服? 羅一鈞:不混洗、一般洗衣精即可
健保給付顱內壓監測器醫材 7月1日起每年3000人次受惠
猴痘全球大爆發「傳播鏈有幾條?」科學家曝真相嚇傻:源自同一人
法國驚現首例兒童猴痘病例 疾管署:同住家人可能染疫
獨/疾管署曝天花疫苗庫存及到貨時程 專家提醒3基本功
猴痘收治負壓病房「殺雞用牛刀」? 莊人祥:保護醫護
世衛:猴痘疫情目前不構成國際緊急公共衛生事件
台灣首例猴痘 匡列縮減為9人
照片曝光!國內首例猴痘確診患者 25歲男腿部密集冒痘
影/首例「換心肝」受贈者揪感謝 推廣器捐助人傳承愛
疾管署公布猴痘疫調及接觸者指引 依風險高低處置
台首例猴痘男密切接觸20人變9人 疾管署解釋排除原因
防猴痘不建議大量接種 台灣優先施打3對象
台首例猴痘!20多歲台男自德返台現紅疹 匡列19人
傳遞生命的價值 器捐音樂會歌手萬芳用聲音撫慰人心
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猴痘病例續增 已超過3200例
憂猴痘來襲…疾管署公告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 24小時內需通報
不孕症名醫肺臟移植200天 林禹宏:距離出院回家不遠了
東亞地區第一例!南韓通報首起猴痘確診 30多歲民眾從德國入境
ELLE總編輯楊茵絜過世 父親楊渡悲嘆等不到電鈴聲
莊人祥:上周通報猴痘例已排除 明後天列法定傳染病
老婆怕冷不開窗 70歲男住頂樓體溫飆41度險喪命
銀髮族輕症也恐引發肺炎 RSV疫苗第3期試驗收案
漂白水勿直接倒入馬桶 恐殺光汙水處理過程益菌生物
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 帶你迎向銀銀發亮的人生下半場
連戰傳住院 連辦:現在狀況非常好 已轉一般病房療養中
前大法官孫森焱逝世 蘇貞昌感念一生奉獻司法
老婆確診後性慾變強讓他嚇到 網歪樓留言:少子化有救了
「最愛台灣的西班牙人」賴甘霖神父離世享嵩壽105歲!曾獲27屆醫奉獎,帶著愛漂泊一生
猜你喜歡
該不該送親人去安養院?會比在家裡好嗎?身為長期照護者該扮演什麼角色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吃辣就血便竟是大腸癌末期!不菸不酒愛運動卻罹癌,原來是忽視這個重要因子
生活中培養健康好習慣,可延長壽命!日研究:有慢性問題者也有效
防猴痘不建議大量接種 台灣優先施打3對象
因丈夫罹患了帕金森氏症,打破了原本的生活... 身為長期照護者我撐不下去了,必須結束這一切!
康復者宣言/防疫好習慣 同住家人沒被我傳染
老婆確診後性慾變強讓他嚇到 網歪樓留言:少子化有救了
ELLE總編輯楊茵絜過世 父親楊渡悲嘆等不到電鈴聲
驗出農藥殘留 Häagen-Dazs香草冰淇淋自主下架、退款
康復者宣言/確診後及時用藥!康復的關鍵為補充營養,兒貼心照顧
莊人祥:上周通報猴痘例已排除 明後天列法定傳染病
憂猴痘來襲…疾管署公告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 24小時內需通報
東亞地區第一例!南韓通報首起猴痘確診 30多歲民眾從德國入境
猴痘會傳染毛孩!專家急示警:飼主染疫至少3週不能接觸「這類型寵物」
法國驚現首例兒童猴痘病例 疾管署:同住家人可能染疫
台灣首例猴痘 匡列縮減為9人
康復者宣言/面對病毒 不可輕忽小動作
1顆普拿疼殘留體內5年?藥師建議「服止痛藥5不原則」
康復者宣言/確診隔離 學到家人相處的智慧
不孕症名醫肺臟移植200天 林禹宏:距離出院回家不遠了
醫病平台/讓人難以割捨的「臨終凌遲」,解套的關鍵在我們每一人
糖尿病、高膽固醇、高血壓要吃藥一輩子嗎? 營養師教你透過飲食與運動有機會停藥
康復者宣言/平時有運動習慣 打滿4劑僅輕症
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猴痘病例續增 已超過3200例
醫病平台/坦然面對老病,自在迎接死亡
大疫之下醫療奉獻系列/2015醫療奉獻獎 特殊醫療貢獻獎 從肝臟移植到Covid-19 跨域迎戰新病毒
不止吃多少動會變胖,吃藥也可能會!9種常見造成體重增加的藥物
蚊子喜歡咬愛吃肉的人?皮膚科醫師教如何有效止癢及防蚊
康復者宣言/確診申報不久 通知領關懷包
哈根達斯聲明產品未使用環氧乙烷 食藥署:未收到申訴案
猴痘收治負壓病房「殺雞用牛刀」? 莊人祥:保護醫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