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九成家犬為門外犬!心絲蟲的致命威脅無所不在
炎炎夏日來臨,高溫潮濕的環境讓病媒蚊、寄生蟲孳生橫行,不僅影響了人們的居住環境,連狗狗也都進入了危機四伏的風險中。從跳蚤、壁蝨,到腸道寄生蟲和經由蚊子叮咬感染的高死亡率心絲蟲,都是狗狗較常見的寄生蟲。據中華民國獸醫內科醫學會公佈最新「門外犬行為危機指數大調查」指出,近九成(88%)的家犬每週偶爾、經常,甚至天天外出 ,卻僅有近四成(39%)的飼主會「每月」固定替家犬進行預防性投藥。
中華民國獸醫內科醫學會理事長翁浚岳表示,這些「一門之隔」飼養於家中卻有外出行為的家犬,可稱呼為『門外犬』,是感染心絲蟲與內、外寄生蟲危機指數最高的潛在對象。不少飼主誤認自家愛犬飼養在室內環境,就不易遭受心絲蟲或內、外寄生蟲的侵襲,反成為時下心絲蟲預防的最大漏洞!
門外犬飼主莫輕忽!心絲蟲的致命威脅無所不在
根據「門外犬行為危機指數大調查」顯示,八成(81.1%)的飼主自評家犬被心絲蟲與內、外寄生蟲入侵的危險指數為「低度風險」,其中約有15.6%的飼主甚至自評家犬為「毫無風險」。對此,翁浚岳理事長表示,台灣不少飼主普遍存有迷思,認為愛犬飼養在室內環境,就不易遭受內、外寄生蟲侵襲,卻忽略了日常生活中,其實感染心絲蟲與內、外寄生蟲的威脅無所不在。
翁浚岳理事長進一步說明,心絲蟲經由蚊子叮咬傳播,狗狗一旦感染心絲蟲,會造成心臟與肺臟不可逆的嚴重損害;雖可治療,仍會造成心肺功能障礙甚至死亡。同時心絲蟲也曾出現人畜共通傳染病的案例,千萬不可輕忽!
此次調查也顯示,近八成(78.8%)的家犬平日主要活動空間有陽台或是窗戶 ,甚至有約七成五(74.7%)的飼主表示曾在家中看過「蚊子」 ;翁浚岳理事長表示,這些都會是心絲蟲的高度感染源。然而調查也顯示,逾六成(61%)的飼主未定期對自家愛犬進行預防性投藥。2017年中華民國獸醫內科醫學會曾針對「2015年寵物犬心絲蟲盛行率」發表調查報告,調查顯示在沒有預防性投藥的情況下,台灣每4.5隻家犬就有1隻感染心絲蟲。翁浚岳理事長表示,台灣是心絲蟲等寄生蟲病的盛行區域,且一年四季都有病媒蚊出沒,提醒飼主千萬不可大意。
預防完勝治療!每月定期投藥,為愛犬築起抵禦心絲蟲與內、外寄生蟲的強力防護網
翁浚岳理事長說明,寄生蟲是可以預防的,心絲蟲若有定期投藥預防更可以完全避免,然而目前仍有不少民眾對家犬預防投藥觀念尚不健全。調查經交叉分析後更發現,自評家中狗狗處於「高度風險」的飼主中,會為愛犬定期預防性投藥的比例竟僅有25% 。對此,翁浚岳理事長表示,有想到才投藥、幾個月或半年才做一次投藥等方式,恐讓狗狗陷入無效預防的感染空窗期。建議目前市面上已有預防心絲蟲與內、外寄生蟲六效合一的預防性口服用藥,每月定期投藥一次,保護自家愛犬免於感染心絲蟲與內、外寄生蟲的風險,並呼籲飼主用愛與關懷為自家愛犬築起一道抵禦心絲蟲與寄生蟲的防線。
關於「門外犬行為危機指數大調查」
執行方式:線上調查。
執行時間:2018/06/04-2018/06/15。
有效樣本數:回收有效樣本數1,030份。
抽樣誤差: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在±3.05%內。
調查對象:
1)年齡為20-45歲;
2)有養狗(包含所有大/中/小型犬)的飼主。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本島傳牛結節疹? 桃園明起針對5800頭牛打疫苗預防
酒精棉片消毒針頭讓學生共用 醫師直呼:不該發生的錯誤!恐傳播這些病毒
善款扶助對象人數出爐!發現金、教育扶助採個人信託
空汙肺病有解!科技部發表藥用菌株
兒童用骨釘健保照市價全付 廠商嫌沒利潤拒供貨
時隔半年再傳變色 化痰藥強生牧舒爾顆粒下架5萬包
醫勞盟籲健保會一席給工會 醫改會支持並點出更大問題
躲過死劫餘悸猶存 紅鼻子醫師「撐竿跳」助病童
亞洲第一本醫院「多多書」 醫師:助罕病兒遠離憂鬱
防鍵盤沾病毒 台大啟用「抗菌」公衛電腦
中大醫院初核過關 拚2027營運
台安醫院涉詐遭查 健保署:近兩年都有違規紀錄
太魯閣號愛心捐款 陳時中:已募4億多、想取消可退款
志玲姊姊無私的愛,可以由小孩到大人
募款惹議 衛福部最快本周核定善款管理作業要點
南基成立乳癌醫學中心 提供南投鄉親更好醫療服務
影/比普悠瑪嚴重百倍 百人修補拼湊遺體盡是心痛
太魯閣號出軌/助傷者復原 衛福部募款、健保擬預留10億總額支應
太魯閣號出軌/暖心醫護消…穿白袍衝入隧道 安撫嚇哭幼兒
太魯閣號出軌/台大醫院痛失資深加護病房護理師
太魯閣號事故 白袍醫漆黑隧道緊抱孩童令人動容
太魯閣號出軌/列車出軌人間慘劇 醫師說這些人易患PTSD
羅瑩雪乳癌病逝享壽70歲 檢察界震驚:4月太令人悲傷
兒少保護福利法案推手 法務部前部長羅瑩雪昨晚辭世
太魯閣號出軌/談事故救援 陳時中談傷況兩極現場立即檢傷
太魯閣號事故傷亡慘重 指揮中心記者會前默哀一分鐘
患者15年增26倍!台中榮總跨科成立發炎性腸道疾病中心
搭火車遇難如何自保?「消防專家」林金宏提六點觀念
太魯閣號事故 生命線總會:4步驟預防替代性創傷
太魯閣號出軌/沒有安全帶列車遇上高速撞擊 專家:比空難還可怕
猜你喜歡
生這些病別亂吃水果! 一張表看懂「疾病對應忌食」清單
辣媽網紅PO哺乳照遭批暴露 國健署、醫師說話了
胸悶、胸痛是心肌梗塞,還是肺炎?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體重破百直腸科名醫陪兒路跑甩肉20公斤 病患以為看錯醫師
酒精棉片消毒針頭讓學生共用 醫師直呼:不該發生的錯誤!恐傳播這些病毒
本島傳牛結節疹? 桃園明起針對5800頭牛打疫苗預防
痠痛吃肌肉鬆弛劑有效?藥師解析5種常用藥,副作用大不同
羅瑩雪乳癌病逝享壽70歲 檢察界震驚:4月太令人悲傷
黃元德的養生秘訣/早餐黑咖啡 每日三蔬果
茄紅素抗老又防癌!營養師建議一事更易被身體吸收
台安醫院涉詐遭查 健保署:近兩年都有違規紀錄
病人把命託給你,怎能不給他電話?陳晉興沒外科醫師架子,陳文茜陳佩琪肺癌都找他
史上首次!食藥署砸千萬搶奎寧失策 免費配送藥局銷庫存
志玲姊姊無私的愛,可以由小孩到大人
3種老人常用藥 服用不當反危險
太魯閣號出軌/暖心醫護消…穿白袍衝入隧道 安撫嚇哭幼兒
限水抗旱用電也得注意 5個小叮嚀保你安全
醫病平台/一盒被退回的鳳梨酥:怪胎與自閉症的兩種文化
導管置換主動脈瓣膜 健保有條件全額給付
醫院管理心法 許惠恒公開6張處方箋
熟年如何安居/馬桶旁裝扶手 浴室鋪防滑墊
健保給付制度 將出現2大變革
好市多蘋果連三周出包!兩萬多公斤遭退運銷毀
兒少保護福利法案推手 法務部前部長羅瑩雪昨晚辭世
「親人的離開真的很痛」送走爸爸弟弟妹妹,吳念真:絕對別叫憂鬱症患者快樂一點
時隔半年再傳變色 化痰藥強生牧舒爾顆粒下架5萬包
熟年如何安居/住女兒新屋 老公寓出租
孝子揹父母下樓就醫 辛苦熬了近十年
善款扶助對象人數出爐!發現金、教育扶助採個人信託
侯佩岑苦勸去健檢!林月雲不想心理有負擔,失控罵女「你說完了沒」
太魯閣號愛心捐款 陳時中:已募4億多、想取消可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