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呼吸胸腔

肺癌氣喘肺阻塞 醫師分享治療新趨勢

肺癌、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道疾病,發生率逐年上升,疾病診斷與治療方式也推陳出新,診斷工具走向更便利、精確,治療方面也有更多新藥,讓不同疾病階段的患者有新選擇。
肺癌、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道疾病,發生率逐年上升,疾病診斷與治療方式也推陳出新,診斷工具走向更便利、精確,治療方面也有更多新藥,讓不同疾病階段的患者有新選擇。

柯信國/台北榮總呼吸治療科主治醫師
柯信國/台北榮總呼吸治療科主治醫師
肺癌、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道疾病,發生率逐年上升,疾病診斷與治療方式也推陳出新,診斷工具走向更便利、精確,治療方面也有更多新藥,讓不同疾病階段的患者有新選擇。

此外,如何讓病人長期有好的醫療與照護,也是重要課題。

肺癌

1 氣管內視鏡超音波

多數肺癌患者就醫診斷時較晚,使肺癌為台灣十大癌症死因之首。過去診斷肺癌須透過縱膈腔鏡,檢查胸腔部位與鄰近淋巴結,此時病人須接受麻醉,開一個手術傷口插入內視鏡以取出組織樣本。

近幾年間,台灣引入氣管內視鏡超音波(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EBUS),光學式軟式氣管鏡探頭搭載超音波探頭,能從患者口鼻伸入氣管,能深入到過去難以切片的區域,病人也無須開刀。此項工具去年健保已給付,目前在各大醫學中心皆有,未來將越來越普遍。

2 肋膜腔鏡

肋膜病變或積水可能與肺癌有關,在過去,須由外科醫師開刀取出組織檢體作病理診斷,但近年可採行內視鏡式肋膜腔鏡,胸腔內科醫師就能在病人床邊執行,可快速判斷肋膜疾病如肺結核、轉移癌症等,且健保已有給付。

3 第三代肺腺癌 EGFR基因突變抑制劑

肺癌病人的腫瘤若帶有EGFR突變,則適用EGFR抑制劑作第一線治療藥物。但隨治療時間增加,癌細胞的抗藥性將逐漸提升,因此後續又發展出第二代標靶藥物EGFR-TKI。該藥同樣會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出現抗藥性,約莫十到十二個月,腫瘤就會產生外顯子20 T790M點突變,因此第三代的EGFR抑制劑應運而生,近期將引進台灣。

4 肺癌免疫治療藥物

肺癌治療選擇還有免疫療法新藥Nivolumab,最早用在黑色素細胞癌,此藥能引導身體的免疫系統,找出並攻擊癌細胞,目前多與其他治療方式合併使用。Nivolumab去年引進台灣,目前仍須自費。

氣喘

1 脈衝震盪技術

據估計,全世界超過一億人罹患氣喘,兒童的盛行率更是逐年增加。部分兒童與老人在肺功能檢查上,常無法完整配合醫師指令,如吸飽氣、吐六秒鐘等動作,當病人吐氣量不構精準,醫師就難以推估氣道阻塞情況,使得診斷與給藥出現困難。所幸,近年來有以因波震盪方式為概念的脈衝震盪技術(Impulse Oscillometry Systems, IOS),病人接受檢查時,自然呼吸即可。今年健保也納入給付。

2 單株抗體藥物anti-IL5

氣喘患者中,近一成的人即使使用支氣管擴張劑、類固醇藥物仍控制不良,過去會進一步使用單株抗體藥物anti-IgE,去中和病人體內的IgE抗體,但部分病人體內的IgE數量不高、不適用該藥,因此近年實驗室正積極開發新的單株抗體藥物。目前有了anti-IL5、anti-IL13以及anti-IL-4R等,將陸續引入台灣。

慢性阻塞性肺病

1 多成分藥物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治療與氣喘有些類似,須合併使用擴張劑與類固醇,效果較佳。但不少病人會嫌麻煩,或者睡前忘記噴,為提升用藥方便性與病人的服藥順從性,近年陸續有新型態的擴張劑引進台灣,只要吸一口,就能攝入含有兩到三種成分的藥物,且使用五到十分鐘後就有效果。

2 COPD整合性照護提升計畫

COPD的診斷除了看外顯症狀,也得進行肺功能檢查,但基層醫療院所設備不足,若無法確診,醫師也不敢給藥,而基層診所與大醫院間互相轉診又有信任上的問題,彼此擔憂一轉診就讓病人流失。

為此,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近期正與健保署研議COPD整合性照護提升計畫,協助基層診所可將病人上轉至大醫院檢查與確診,確診後再將病人轉回。大醫院若收到新病人,待治療模式建立後,也可將病人轉至居住地鄰近診所,讓他能夠長期穩定回診追蹤。相關細節正研議中,今年將正式啟動。

特發性肺纖維化

特發性肺纖維化又稱菜瓜布肺,因為肺泡與血管間組織增厚成疤,使得肺的外觀一洞一洞宛若菜瓜布。全台雖僅有千餘人罹病,但這個疾病奪命快速,過去也無藥可醫。目前有兩種藥可延緩肺部纖維化,去年已引進台灣,近月健保也將給付。

肺癌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