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牙醫師建議刷牙後一個小動作 更能保護牙齒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心臟血管

心導管檢查/痙攣性冠狀動脈疾病會漏失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報導】

心導管檢查百分之百可以確認心肌梗塞風險?那可不一定。振興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冠群表示,心導管檢查的準確率的確高達九成五以上,不過患者如果罹患痙攣性冠狀動脈疾病,冠狀動脈血管會不定時收縮,心導管檢查也不見得能檢查得出來,因此檢查心血管健康時,還是要配合其他如運動心電圖等檢查,以及臨床症狀表現等,才能精準了解心血管健康狀況。

陳冠群醫師表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被送至急診室,醫師首先會以血栓溶解藥物幫助疏通堵塞心血管,必要時,甚至需要以心導管打通血管,必須在六小時內打藥,症狀發生後不可以拖過十二小時,因為心肌一旦缺血超過十二小時就會產生不可逆壞死,嚴重的話甚至會發生心肺衰竭等併發症。

何時需要放置心臟支架或進行繞道手術?陳冠群醫師解釋,這要看血管鈣化的程度而定,如果部分血管鈣化嚴重,非常易脆,就如同脆弱的道路一樣容易坍方,此時要除了需要以氣球擴張術撐開血管,也要置放支架以穩定血管,避免血管裂開。如果血管鈣化範圍很長,或接近主幹,好像一條動不動就氾濫的長河,這時乾脆就以繞道手術另闢新路,以取代舊有血管。

另外,年長者血管老化,鈣化、斑塊現象可能比較嚴重,醫療人員進行心導管檢查、手術時必須更加謹慎,手部力道也要更為輕柔,血管中的斑塊就好像淤泥,斑塊可能因心導管手術掉落到血管當中,產生腦中風風險,手術風險為千分之二。

陳冠群醫師指出,心肌梗塞典型症狀為胸悶、胸痛,但不一定所有心肌梗塞患者都會痛,有些糖尿病患者的疼痛感覺並不明顯,心肌梗塞發作時,可能會出現喘氣症狀。另外,心肌梗塞時,許多血液都會跑去支援心臟功能,腸胃血液減少,所以患者也可能出現噁心、想吐等非典型症狀,加上心血管位置貼在橫隔膜上,有些患者誤以為是腸胃炎或腸胃問題,可能跑錯科耽誤治療時機。

陳冠群醫師提醒,有些心肌梗塞患者以為接受心導管手術、放置支架之後病就好了,完全不用再吃藥,這種觀念大錯特錯。血管經過手術後,血管會結疤,讓血管內壁再度變厚,藥物支架會抑制血管內膜增生,減緩結疤、癒合速度,不管是否放置藥物支架,支架附近都會黏有許多血塊,血栓風險大增。

因此進行心導管等手術後,患者多需服用兩種抗血栓藥物,但這類抗血栓藥物可能出現腸胃道出血等副作用,有些患者就自己貿然停藥,這是非常危險的舉動。若因藥物而腸胃道出血,可和醫師溝通,改變藥物劑量、種類,或加開治療腸胃道出血藥物。

陳冠群也提醒,心肌梗塞治療後還是可能復發,以一般支架來說,十名患者中有三、四人血管會在一年內再度變窄,藥物支架患者復發機率大約一成,一定要定期追蹤、檢查。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心肌梗塞 糖尿病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