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科主治醫師5項保腸指南,幫你不罹癌、不失智!
腸道不健康,努力吃營養食物效果也有限
就以近年來為人所知的腸漏症為例。2012年一項研究,在受試者腸壁上噴灑可能會產生過敏反應的物質,再使用內視鏡觀察,發現細胞彼此會分開,距離會拉大,證實了腸漏症的存在,也使得醫界瞭解,吃了某些特定食物會拉肚子,除了是像乳糖不耐症等身體缺乏相對應的消化酶造成,也可能是因為某些食物引起腸道發炎反應,細胞之間原本的緊密連結被拉開,同時水分與毒素就會藉機穿過腸道進入人體。
2018年的一項動物實驗,則進一步發現造成腸漏症與血糖高低有關。如果餵食老鼠高糖食物造成血糖升高,比一般血糖正常的老鼠,高血糖老鼠更容易在腸道以外,發現原本在腸道裡的細菌及其代謝產物,並造成發炎。但如果將老鼠腸壁上接受血糖訊號的接受器阻斷,就沒有腸漏的現象發生。後續人體研究也證實類似結果:當糖化血色素 (HbA1c) 偏高時,腸漏現象就比較嚴重。
腸道菌會影響你的口味
近年來的研究也發現,腸道菌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角色比想像地要吃重。例如,說起消化吸收,過去我們都會以為胃酸、胰液、膽汁等是主角,其實腸道菌也會幫助分解食物。錢政弘指出,有的腸道菌喜歡吃脂肪類食物,有些則是醣類食物,這些在檢查糖尿病或高血脂的病患腸道時,有發現這樣的傾向。
產生這樣的關連性可能是基於哪些原因?醫學界推論,除了神經系統耐受度提高外,次要的原因可能是腸道菌跟腸壁上的神經細胞有類似突觸的連結,把他們愛吃的口味的食物訊息,傳遞給我們的身體,讓我們的身體以為這種食物好好吃。因此現在有一種理論,針對像肥胖、代謝症候群、脂肪肝等病患的特定口味養成,很可能是因為一開始常吃某類型食物,讓嗜吃同類型食物的細菌在腸道裡生長茁壯,進而發出更多訊息給我們的身體,讓身體更進一步傾向去吃同類型的食物。
腸保健康,錢政弘教你5大「重中之重」
不當的飲食對腸道健康的影響,比你我想像中要大,然而這並非不可逆的過程。腸保健康的原則很多,但錢政弘在這裡提出整合近年來研究結果,其中五點務必做到的原則,對腸道健康影響甚大。這五個「重中之重」是:
❶多運動:研究發現運動可以改善腸道菌相,並增加好的短鏈脂肪酸,幫助免疫調節及抗癌。
❷補充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是腸道多種益菌的食物,因此有助益菌生長,同時也能抑制具核酸桿菌等壞菌的生長。
❸多吃發酵乳製品:例如優酪乳,本身就含有益菌,另一方面,乳製品含有豐富鈣質,可以結合膽酸,減少膽酸對腸道黏膜的毒害。
❹不吃加工肉品:過往不推薦吃加工肉品的理由,主要是高溫製程容易產生致癌物質;近來則多出較新的論據,就是加工肉品含有較多飽和脂肪酸,會刺激肝臟產出更多膽酸,對腸道黏膜健康不利。最近研究顯示有膽結石或接受膽囊切除手術的病患,長期追蹤發現右側大腸癌的機率上升,這是因為吃加工肉品促使肝臟生成更多膽酸,經過腸道細菌代謝為次級膽酸後, 造成腸黏膜病變。
❺避免負面情緒:保持正面情緒進食,可以幫助消化,推論是因為腸道菌在好心情時的代謝產物有利腸道健康。

早安健康
《早安健康》相信,健康的方式不只是治療疾病,更多的是快樂的心境、好好生活,做得到的健康,才會在每一天產生新力量。世界上最好的治療,都是不花錢的。睡覺、大笑、動一動、曬太陽。健康,無價!《早安健康》的英文Everyday Health,睡眠、刷牙、洗臉、抬頭挺胸收小腹、吃在地當令食物,建立在天天的生活裡,才會是隨手就可做到的健康。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苗栗女長期節食後猛吃高纖蔬菜 腹脹嘔吐掛急診
吃米血上背痛竟是胃病轉移!醫曝轉移原因及胃痛避吃食物
男子罹患肝腫瘤 微波消融術10分鐘讓肝腫瘤壞死
玩社群、走進偏鄉防治肝炎,吉立亞醫藥─亞太ALL4LIVER獎助計畫推動B肝識讀
肛門有突出物可能是痔瘡 若出現這些症狀需就醫
便祕不只傷身也傷腦,導致憂鬱?醫:5招養成腸道好菌顧好腸道健康
婦人誤食4公分魚刺刺破肛門口直腸 竟導致終身洗腎
右下腹痛超過1天不要忍!闌尾炎初期像吃壞肚子 闌尾破裂恐嚴重感染
沒紅字就代表肝臟健康?醫師詳解何謂肝功能指數
憂慮小孩染疫頻拉肚子 醫:焦慮引起的大腸激躁症
吃肝補肝?認識肝臟10個作用 想要護肝排毒該吃什麼、哪些不該吃?
老婦腹痛但因疫情不敢住院 病情加劇發現罕見小腸穿孔
常常便秘怎麼辦?成因有哪些?營養師教你從日常生活養成8個好習慣,讓便秘不再找上你!
不喝酒就沒有脂肪肝?小心落入飲食陷阱!聰明吃、規律動,醫教4大預防秘訣
你被大腸癌盯上了嗎?醫:出現6大警訊要注意,5大族群要當心!
簡榮南:B肝用藥停不停 讓證據說話
簡榮南/固定療程或長期治療?B肝治療的省思
健保大數據/110年膽結石門診就醫10大院所
健保大數據/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特色院所
到底要不要開刀?切除膽囊後不能吃油?醫詳解如何應對膽結石
健保大數據/膽結石切除膽囊 沒必要使用達文西手術
61歲至70歲為膽結石發作高峰 醫揭膽結石常見共病
藥物縮小膽結石不見得是好事!醫:更易卡在膽管
膽結石需要積極處理嗎?醫詳解膽結石症狀及如何治療與預防
老是「解放」不出來?營養師推薦4類「腸道順暢」食物,解除便秘危機
老翁半年2度總膽管結石 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造影術取石
急性腸胃炎個案增 醫師籲勤用肥皂濕洗手
用藥三年後先停藥還是繼續用藥?B肝治療指引 研究及臨床權威世紀大辯論
打嗝停不了的原因是什麼?專家教簡單10招止嗝及如何預防
不得逐桌敬酒…房仲改分宴請5天 體重暴增急性胃潰瘍
猜你喜歡
國內驚見首例「猴痘」個案!會人傳人嗎?有哪些症狀?該如何預防?11個QA一次看懂
膽固醇多高才叫超標?醫師揭什麼情況下需要服用降膽固醇藥物
打過牛痘或水痘疫苗能防猴痘嗎? 醫師給答案
膝蓋痛只要休息就會好是錯誤觀念?專家:軟骨磨損更快
ELLE總編輯楊茵絜心臟衰竭過世!輕忽甲亢恐釀「甲狀腺風暴」,醫提醒:注意這些不典型症狀
男頻尿、夜尿留意攝護腺肥大!攝護腺功能?造成攝護腺肥大原因與如何預防
腳麻該怎麼改善、預防?醫指2大原因,3種情況盡早檢查!
獨/防猴痘不用第一代天花疫苗 竟有想不到的特殊用途
副總統賴清德椎間盤手術一天出院、免穿背架 名醫解析原因
從鞋底磨損看腳部健康!醫指6種情況代表該換鞋了
服用他汀類藥物能否改善動脈硬化進展?美國醫學會期刊研究解答
白天常常想睡覺?醫提醒當心可能與三高、心血管疾病有關
QA/與天花類似但傳染力較弱的新興傳染病「猴痘」,一般人如何預防?
確診住負壓病房 猴痘指引惹議
二尖瓣脫垂常伴隨心悸、胸悶 健保大數據揭常見10大共病
連戰傳因中風住院,靠她相助脫險!醫:7大中風危險因子,熟記FAST助判斷
常見「膽固醇迷思」你中幾個?醫破解:太低也非好事
壯陽藥正確使用不掃興!醫:牢記4重點,不是吃越多越猛
高血壓診斷標準修改至130/80 醫揭今年最新指引2重點
首例猴痘侵台 林氏璧分析威脅不比新冠、但有1提醒
骨鬆未積極治療,腰疼竟脊椎骨折!術後10處裂縫
不可忽視的慢性病:骨鬆,輕忽恐增長照負擔
人畜共通傳染病 變得更常見!新冠、猴痘之外 疫情恐還沒完
猴痘列第2類法定傳染病 須24小時內通報
糖尿病什麼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專家教你讓血糖穩定也能吃飽的關鍵
巴金森治療/長輩悶悶不樂又憂鬱 恐是巴金森病惡化徵兆?專家提醒:觀察細節揪出長者失能危機
打呼聲突然不見了?醫教4招觀察睡眠呼吸中止症,防死亡風險
猴痘侵台關鍵20天 台大醫:入侵社區後「傳播難斷根」
常常皮膚癢竟是「身體發霉」?黴菌感染好不了有4關鍵,醫教6招預防
苗栗女長期節食後猛吃高纖蔬菜 腹脹嘔吐掛急診
不明原因發燒是感染或罹癌?感染科醫師教你區別關鍵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