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灣大腸癌年輕癌友增 名醫邱瀚模建議大腸癌篩宜降至「這歲」!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新陳代謝

飯後血糖 控糖重要指標

元氣周報

【聯合報╱記者吳佳珍/報導】

近12年來,糖尿病人口倍數增加,從西元2000年近71萬人,2012年翻倍成長到150萬人,若以成年人盛行率8%計算,相當於20歲以上成人,每12人就有1人有糖尿病。

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林嘉鴻表示,糖尿病分為胰島素依賴型(第一型)及非胰島素依賴型(第二型)。

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需終身接受胰島素治療,不按時打胰島素,就可能產生酮酸中毒,好發於年輕族群,也有6歲就發病的案例,一般認為和環境毒素或基因突變有關。另有九成糖尿病患者,屬於第二型糖尿病,遺傳、肥胖、缺乏運動等,均為危險因子,好發於中老年人。

糖尿病初期沒有症狀,所以不容易發現,但有些高危險族群需要特別留意,例如肥胖、有家族病史、高血壓高血脂、40歲以上等,可定期抽血檢查,早期發現及治療。

醫師提醒,建立糖尿病的正確觀念,才能有效監控血糖,以下是常見的四個錯誤觀念。

X 血糖機很方便,不必再定期上醫院抽血。

糖尿病患者需嚴密監控血糖,除了每三個月到醫院抽血檢查,許多糖友家裡也會配備血糖機,居家監測,但醫師提醒,血糖機不全然可靠。

「血糖機不能作為糖尿病診斷。」北醫附醫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翁瑄甫表示,血糖機主要的功能在於方便糖尿病患追蹤、學習看血糖高低、發生意外需要馬上得知血糖數值,但不能用來診斷糖尿病。

患者即使用血糖機,還是要定期就醫抽血檢查,居家測血糖可能受到很多因素干擾,產生誤差,例如機器本身、試紙保存、操作技術等,僅能做追蹤參考,不能取代抽血檢驗。

X 空腹血糖控制好,就不必太擔心飯後血糖。

翁瑄甫說,居家測量血糖的時間,沒有一定的標準,飯前、飯後血糖值都有其意義,通常血糖控制較差、血糖不穩定或容易低血糖的人,居家量血糖的次數比較密集;若是血糖控制良好,一天不用量太多次。

糖尿病學會理事長許惠恒表示,近來以「飯後血糖」作為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指標,因為飯後血糖容易升高,通常以數值180上限,最好控制在160,若可以控制飯後血糖,飯前血糖通常就沒有問題。至於測量飯後血糖的時機,從開始吃第一口飯,往後算2小時。

X 高血糖很可怕,但血糖低一點沒關係。

許惠恒表示,服用糖尿病藥物,沒有按時進食、拉肚子或胃口不好時,可能產生低血糖症狀,也就是血糖數值降至60以下,常見會出現手抖、心悸、產生飢餓感,嚴重可能疲倦、視力模糊、昏迷,甚至休克等,需要立即補充糖果等食物,拉高血糖。

低血糖的立即危險比高血糖更嚴重,糖尿病患需特別注意,建議定時定量用餐,若因拉肚子或胃口差,沒有跟上用餐的節奏與份量,更要嚴密自我監測,以策安全。

X 打胰島素會導致失明或洗腎等副作用。

有些糖尿病患者需要注射胰島素,部分民眾擔心注射胰島素等於宣判「病情變嚴重」。許惠恒說,需要注射胰島素,不見得是糖尿病病情加重,而是胰島功能出現問題,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通常與個人體質有關,長期的糖尿病患者較容易出現此類問題。

林嘉鴻舉例,門診曾遇過一名50歲男子,因為擔心打胰島素會導致失明或洗腎等副作用,遲遲不敢接受注射,只願意吃藥控制,即使一餐吃上十顆藥,仍屢勸不聽,後來病情惡化到需要截肢,醫師好說歹說他才願意開始打胰島素,之後病情得到控制,一餐也減量到吃三顆藥就好,他大嘆自己「誤會」胰島素了。

▇醣藏在哪裡

主食、水果、牛奶 三大含醣食物

鹿港基督教醫院健康促進中心組長陳紋慧表示,糖尿病患最重要的飲食觀念就是要「定時定量」。全榖根莖類的主食、水果及牛奶是最常見的含醣食物,平均的攝取量如下:

1.主食:男性一餐一碗飯、女性八分滿。

2.水果:若以一個拳頭大小為一份,一天不超過二份,尤其注意芭樂、小番茄、橘子、火龍果等沒有甜味的水果,其實含糖量不低,不宜過多。

3.牛奶:一天兩杯(480毫升)為限。

糖尿病 高血脂 高血壓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